相關附件:
近日,開平市某外貿企業負責人在開平市企業綜合服務中心“外貿保穩提質”窗口辦完業務后,連連為精準高效的服務點贊:“不僅幫我們對接了出口信用保險資源,還詳解收匯風險防控關鍵要點,讓企業出海之路更穩更有底氣!”該窗口作為中心特色亮點服務載體,進駐僅一周便精準服務156家中小微外貿企業,成為開平市以政務服務創新優化營商環境、護航民營經濟發展的生動實踐。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決策部署,積極響應省、市關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政務營商環境新高地的工作要求,在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的支持、省“百千萬工程”縱向幫扶駐開平市工作隊指導下,開平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務中心立足“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核心目標,升級打造服務大廳三樓企業綜合服務中心。通過“1+N”服務矩陣、線上線下融合、窗口集成優化、機制保障護航的全鏈條創新,推動涉企服務從“多頭分散”向“一站集成”轉型,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開平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政務動能。
一、“1+N”矩陣強賦能,全鏈覆蓋企業需求
中心堅守“企業全鏈優辦”服務理念,構建起“政務服務+增值服務”的“1+N”一體化服務矩陣,實現企業需求“全覆蓋、無死角”:
“1”個政務服務核心:嚴格落實涉企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進必能辦”原則,集中辦理企業開辦、經營許可、工程建設、稅務登記、水電氣網聯動、不動產登記、社保醫保、公積金等基礎政務服務,由中心牽頭統籌,確保基礎事項“一站式辦結”。
“N”類增值服務延伸:整合14類針對性強、精準度高的增值服務,涵蓋相關部門牽頭的政策服務、科創服務、法治服務、金融服務、人才服務、創業服務、用工服務、知識產權和商業信息保護服務、開放服務、投資服務、公共平臺服務、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行業協會商會服務、助企紓困服務等關鍵領域,直擊企業發展痛點難點,為企業成長提供全周期賦能。
二、線上線下深融合,服務效能再提升
中心創新“線上便捷辦+線下兜底辦”服務模式,讓企業辦事“少跑腿、不跑腿、好辦事”:
線上渠道“零跑腿”:依托“江門易辦事”微信公眾號、“粵商通”APP、廣東政務服務網等數字化平臺,優化線上辦理流程,簡化申報材料,實現企業基礎事項“足不出戶、指尖辦結”,提升服務便捷度。
線下服務“暖人心”:整合服務大廳涉企窗口、專業人員與辦理事項,組建高素質服務隊伍,提供咨詢、解答、輔導、受理等“面對面”精準服務;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視頻辦”遠程協助機制,對復雜疑難問題啟動跨部門會商或上門幫辦代辦服務,確保企業訴求“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
三、窗口集成破壁壘,辦事體驗再優化
服務大廳三樓完成特色窗口、業務綜窗與后臺審批區的一體化布局,徹底打破部門壁壘,實現“一窗受理、分類審批、統一出件”:
特色專窗精準化:設立“企業開辦一窗通辦”“一窗通取”等特色專窗,稅務人員駐場辦公,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稅費政策咨詢、新辦納稅人套餐等精準服務,助力企業快速啟動運營。
業務綜窗集約化:整合煙草、印章、交通、商事登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專項窗口;設立多部門集成綜窗,集中辦理林業、民政、農業、衛健、文廣旅體等領域涉企事項,減少企業跑腿次數。
后臺審批高效化:12個后臺審批部門集中辦公,優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限,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大幅提升審批效率。

四、四大機制強保障,服務精準又高效
為確保服務質量持續提升、企業需求快速響應,中心建立健全四大核心工作機制:
網絡聯動機制:以政務服務大廳企業服務專員、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平臺“117”機制服務專員為骨干,構建覆蓋廣泛、響應迅速的服務網絡,實現企業需求精準對接。
動態管理機制:對《企業綜合服務事項編目》和服務專員名單實行動態優化,根據企業發展需求和政策調整,及時更新服務內容、調整人員配置,確保服務與時俱進。
兜底處置機制:對未納入服務編目的企業合理需求,由專人協助對接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平臺,啟動“117”機制推動問題閉環解決,確保服務無死角。
評價監督機制:整合“好差評”系統、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營商環境體驗官監督等多元評價渠道,實時收集企業反饋,接受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持續優化服務質量。
下一步,開平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將在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的持續支持與省“百千萬工程”縱向幫扶駐開平市工作隊的跟蹤指導下,進一步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加大線上線下宣傳推廣力度,充分依托“開平小政”視頻號等各類媒體平臺,不斷提升企業綜合服務中心的知曉度、覆蓋面和企業滿意度,以更優質、更高效、更精準的政務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開平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政務營商環境新高地建設筑牢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