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開平市司法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扣新時代基層法治建設新需求,全面提升司法所服務效能,在助推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一、強化政治引領,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得到新提升
一是提升隊伍政治素養。緊抓基層司法行政隊伍政治理論學習,安排司法所負責人列席局黨組“第一議題”和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理論學習議題,組織司法所中層干部、青年干部領學黨內法規,不斷筑牢思想政治根基。二是優化組織隊伍結構。推動青年人才向基層傾斜,近三年來,開平市司法局新招錄24名公務員,其中15名充實到司法所,不斷優化干部隊伍結構,選優配強司法所負責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開招聘等方式配備專職人民調解員、社區矯正工作者,建立司法協理員制度,多舉措充實司法所工作輔助力量。目前,全市司法所基本配備政法專項編制公務員2名,專職人民調解員2名,社區矯正工作者1名。三是提升隊伍綜合能力。以人崗相適的用人原則,結合各崗位實際,實施干部輪崗交流,確保干部“流得動、調得準、干得好”。常態化開展專題黨課、法規講座、研討交流、紅色教育、志愿服務等提升隊伍干事創業“內驅力”,著力打造工作實、業務精、能力強、作風硬的基層司法行政隊伍。

二、堅持強基創優,規范化建設水平得到新發展
一是全面提升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按照“分步推進、實用高效、全面提升”的原則,通過修繕與改造相結合的方式,改造提升全市司法所基礎設施,實現“舊貌換新顏”。目前,赤坎、塘口、月山、龍勝、蒼城等司法所已成功打造成規范化建設的“樣板工程”,為后續的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二是大力推進司法所信息化建設。強化15個鎮(街)公共法律服務站與“12348”“12345”等電話熱線的服務銜接,推動村(社區)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利用公共法律服務“云平臺”終端幫助群眾即時獲取專業法律咨詢服務,持續增強法治惠民供給力。全市15個司法所實現社區矯正遠程視頻督察系統和視頻會議系統全覆蓋,全面提升了社區矯正工作動態監測、綜合指揮的決策能力和監測預警水平。三是做優做強司法行政工作品牌。久久為功推進司法行政業務建設,組織司法所開展“一司法所一品牌”品牌建設,培育具有新時代綠美開平特征和僑鄉特色的“禾美+”調解工作品牌,以品牌創建引領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和履職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強化能動履職,平安開平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是推動矛盾糾紛化解提質增效。深入推進“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創新打造“碉樓四式”調解工作法,暢通“訪調、訴調、檢調、警調”等銜接機制,做深做實人民調解“后半篇文章”。2023年以來,我市鎮村兩級調解組織共調處矛盾糾紛2636宗,案件涉及金額達3.11億元,通過線上司法確認的調解案件232件,未發生一起“民轉刑”案件,切實發揮了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二是促進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穩步發展。聚焦精準矯治目標,堅持優化“人防+技防”監管模式,堅持因人施矯、寬嚴相濟的教育幫扶原則,積極協調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打造“技能夜校”、成立就業幫扶基地,積極拓展與監獄機關的合作共建幫教模式,建立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走訪工作制度,進一步激活共建共治、群防群治平安力量。三是推進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落實落細。整合人民調解、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公證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向鄉村、社區延伸,發揮村(社區)法律顧問專業優勢,推動法律顧問服務與基層法治、群眾需求相結合,積極參與村(社區)重大經濟、民生和基層治理事項合法性審查、村規民約制定和修改等。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在政策法規宣傳、法律服務引導、矛盾糾紛化解、參與社會治理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法律明白人”主動融入網格化社會治理。

四、堅持法治護航,市域社會治理獲得新動能
一是在營造法治氛圍中出“亮招”。持續開展“精準式+定制式+點單式”普法工作,引導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打造基層司法所、“法律明白人”、村(社區)法律顧問、普法志愿者“齊發力”的服務模式,把全民普法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依法治理效能。二是在法治政府建設中出“實招”。建立司法所負責人列席鎮(街道)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在基層黨委、政府決策過程中發揮司法所“法治參謀”作用,積極為鎮(街道)重大決策及重大行政行為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為轄區處置涉法涉訴案件、信訪案件和重大突發性案件提供法律服務。加強介入鎮(街)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進一步提升行政執法的規范性和透明度。主動靠前服務,積極配合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整治清理工作,切實守護好農村集體經濟“錢袋子”。2023年以來,司法所為基層黨委、政府行政決策提供法律意見 148件,參與把關審查合同112宗,協助鎮(街道)作出行政處理決定案件150宗,介入行政執法監督案件20宗,處理司法建議及檢察建議5宗,處理行政訴訟案件38宗,協助規范清理農村集體經濟合同320宗,為基層依法行政、依法決策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三是在為群眾辦實事中出“硬招”。積極貫徹落實“四下基層”的實踐要求,深入開展“走下去聽民聲、進百村解民憂”主題活動,全市司法所每月深入村居一線,加強與基層黨員、“兩委”干部、村(居)民代表等“關鍵末梢”的聯系走訪,收集群眾對平安建設、法治建設、基層社會治理等工作的意見建議,切實提升為民服務精準性、實效性。 四是在涉僑法律服務中出“新招”。發揮多點便“僑”地緣優勢,設立赤坎華僑古鎮涉僑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古鎮聯調工作站、塘口鎮古宅月刊社涉僑公共法律服務聯絡點等多個實體平臺輻射形成的涉僑法律服務網絡,全市司法所依托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積極對接“粵省事”“粵省心”“粵公正”以及12348法律服務平臺等政務服務“總客服”,推廣應用“江門涉外法律服務地圖”,為廣大僑胞僑眷和僑鄉群眾精準匹配法律服務資源,構建“半小時法律服務圈”。

行者方致遠,奮斗路正長。2024年是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的提升年,開平市司法局將堅持以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圍繞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積極推動司法所在基層法治建設中“打頭陣”、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當先鋒”,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開平實踐筑牢基層法治基礎。
相關圖片: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