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和里(舊稱江廈村),自立村至今的幾百年間, 秀才、大學生、留洋博士不乏其人,無論解放前與后,從事教育事業的人比比皆是,當上學校領導的也數不勝數。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時任開平縣縣委副書記鄧美秀來蜆岡調研,到東和里檢查工作時發現,該村人杰地靈,大學生之多,真正是個名符其實秀才村。例如,被海外華僑鐘情厚愛的蜆岡啟新體育協進會和僑刊《新民月報》創于1923年,其主要創辦人周道萬、周梅羹、周裕芳、周文選等知識界進步人士均是東和里人。如周文楚,上海同濟醫科大學畢業。周飛 騰,廣州博濟學院畢業。周文選、周梅羹、周斗垣、周裕芳均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畢業。周伯偉,北京燕京大學畢業。周文興,南京金陵大學畢業。周庚壬、周華松、周達云、周雄漢,上海復旦大學畢業。周朝瑞、周庚錦,廣州嶺南大學畢業。 周榮偉、周子賢在廣州中山大學畢業。周榮漢、周庚織、周卓漢三人在廣州培英中學高中畢業后再赴美國留學,大學畢業后繼承父業經商。周其銘、周有年、周其昌、周其節、周其剛、周其蘇、周玫瑰(女)、周婉萍(女)、周婉嫦(女)、周芬殿(女)、周芬薇(女)分別畢業于廣州中山大學和華南工學院。周錫槐畢業于華南農學院,其后曾在廣西的多間大學當教授。兒子周峰也是國內名牌大學生,現任職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周錫田于1932年在廣州中山大學中學部讀書時參加革命,是老紅軍,曾被公派留學蘇聯,回國后被組織安排在中央無線電技術委員會工作。孫子周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博士研究生,目前在珠海中國航空通飛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周清泉在國立杭州藝術學院畢業。此外,還有周文森、周朝現等三十多人。這些大學生大多數已作古。他們的后人也大多數遍布在全國各地的大城市或僑居海外,相繼也培養出不少大學生。秀才村又出現一批大學生,如周樹橋、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曾任職廣州美院,是國級畫師,現定居美國,仍經常回國講學。周炎生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周敬豪畢業于北京化工大學,而后被廣西大學化工系免費錄取,攻讀三年研究生課程。周星明畢業于華南師范大學。周靖志畢業于海南師范大學,被組織安排到恩平市君堂獨醒中學任教八年,其后在開僑中學和開平電大任副校長各八年。退休后,被蜆岡僑胞推選為新民月報任主編,新民月報在九十期開始改版就是他策劃設計的。周瑞芳(女)畢業于暨南大學。周美緣(女)畢業于廣州華中工學院。此外還有周京濤、 周恩文、周明亮,他們均畢業于江門五邑大學。



在秀才村出現的大學生中,有的比較著名,如周梅羹,在北京大學讀書時,參加學生五四運動,在示威游行中被警察用警棍擊穿了頭,流了不少血。后來在福建和本村兄弟周文選參加李濟深、蔡廷楷組織的福建人民政府對抗蔣介石活動,曾被飛機炸散,從福建步行回廣東五華縣,再輾轉回廣州,緊接著又到海南臨高縣當縣長。又如周伯偉,在北 京燕京大學畢業考試時,名列首榜。當時,校長是美國駐中國大使司徒雷登兼任,由于成績突出,所以獎給金鎖匙一條并免費赴美國留學。畢業后,被政府派往臺灣糖廠當工程師兼副廠長,時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在臺灣病逝。東和村還有幾個在廣州、五邑及開平著名人物,如周道琴(又名周鹿鳴)是清末秀才,是當時蜆岡、百合茅岡等地的著名資深中西醫師,他為人和善, 頗受時人敬重。再有周憲巨、是廣州市源昌枧廠始創人,解放后由于公私合營,他移居香港,并安排兩個兒子留守廣州管理家業。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他們家族將廠房設備全部捐給廣州市政府,其兩個兒子周寶深、周寶芬(是廣州政協委員)也是廣州嶺南大學畢業,其后廣州市人民政府將源昌枧廠更名為“廣州市肥皂廠”。又如周斗垣,解放前曾任蜆岡周族至德鄉鄉長,抗日戰爭時期,為保護合山鐵橋不被日寇轟炸而出計出力,頗受到人們好評。再有周在汀,解放前曾在蜆岡圩開設“丁記“副食店,解放初又為廣大僑屬所想,開設了“丁記僑批局”,解決了當時海外華僑的僑匯問題, 方便了華僑,深受廣大群眾 歡迎。改革開放后,由于國家對教育事業重視,東和村每年陸續涌現出眾多的新潮大學生。其中有的當教師,有的從政,有的經商,總之東和里人才輩岀。東和里祠堂門口有一副對聯;“東風榮梓里,和睦振家聲!”美哉東和里,壯哉東和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