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市人大常委會與人大代表的聯系,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廣泛聽取基層聲音,推動各項民生項目和鄉村振興舉措落地落實,6月24日,開平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劉威龍率隊到蜆岡鎮開展走訪聯系代表活動,蜆岡鎮黨委書記羅晶華、人大主席黃勇志參加了活動。
一、生態賦能,擘畫濱水空間新圖景
走訪組首先來到潭江邊海沙堤段碧道與停車場建設項目現場。潭江邊海沙堤段碧道建設是蜆岡鎮生態環境優化與休閑設施完善的民生實事項目,旨在為群眾打造一條集生態景觀、休閑健身于一體的濱水長廊。走訪組仔細查看碧道及停車場的規劃布局、施工工藝和周邊生態環境,認真聽取項目負責人關于工程進度、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匯報。走訪組指出,項目建設要注重生態保護,在施工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對原有生態系統的破壞,保留自然景觀特色;同時,要融入僑鄉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閑景觀帶,讓村民和游客在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感受僑鄉文化底蘊。針對停車場建設,走訪組建議要合理規劃停車位數量和布局,提升群眾的生活品質和出行體驗。

△走訪組調研潭江邊海沙堤段碧道、停車場建設項目
二、產業筑基,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隨后,走訪組前往開平市蛭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蛭養蛭基地。2024年8月,蜆岡鎮黨委、政府將水蛭納入“蜆岡優品”名錄,水蛭養殖作為蜆岡鎮特色農業產業之一,對于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在養蛭基地,走訪組實地參觀了水蛭養殖池和晾曬場地等,詳細了解水蛭養殖的技術要點、市場銷售情況以及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企業負責人介紹,這里的水質優良,為水蛭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蜆岡鎮政府對特色養殖產業的支持與指導,也讓他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走訪組表示,人大將積極發揮監督作用,推動相關部門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提升產業科技含量;同時,建議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延伸產業鏈條,開發水蛭深加工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特色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走訪組調研開平市蛭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蛭養蛭基地
三、文旅融合,打造鄉村旅游新樣板
接著,走訪組來到蜆北舊村委會及周邊地塊民宿項目。蜆北舊村委會及周邊地塊占地約4.71畝,交通便利,周邊既有古建筑群、非遺文化等歷史資源,又有田園風光、生態水系等自然稟賦,文旅開發潛力巨大。今年5月,蜆岡鎮與江門市領航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達成重要合作意向,計劃投資超600萬元,對蜆北舊村委會及周邊地塊進行開發,打造集文旅、民宿、餐飲、研學于一體的綜合性文旅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為蜆岡鎮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有效促進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走訪組對民宿項目的發展前景給予充分肯定,同時指出,要進一步豐富文旅業態,補全產業鏈條,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將蜆北舊村委會及周邊地塊轉化為鄉村振興的“新地標”,為村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增長開辟新路徑。

△走訪組調研蜆北舊村委會及周邊地塊民宿項目
四、集思廣益,夯實代表履職新根基
實地調研結束后,在蜆北村人大代表聯絡站召開了座談會,走訪組圍繞落實開平市委的中心工作、市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決議執行情況和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聽取開平市人大代表對市人大常委會及“一府一委兩院”工作、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和民生“微實事”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并詳細了解代表們的履職情況和工作情況。代表們結合調研情況和工作實際,圍繞項目建設、農文旅融合發展、民生保障等方面暢所欲言,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代表們建議,要加大對特色產業的扶持力度,完善產業鏈條;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關注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問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劉威龍指出,人大代表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要充分發揮代表作用,積極建言獻策,爭做“百千萬工程”的推動者,為推動開平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座談會交流
此次開平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到蜆岡鎮走訪代表活動,通過實地調研和座談交流,深入了解基層的發展需求和民生關切,為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職盡責提供了有力支持。下一步,蜆岡人大將持續發揮代表主體作用,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大監督力度,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為蜆岡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