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蜆岡鎮以學史力行為落腳點,主動擔當作為,堅持以玲瓏村康復者急難愁盼的問題為導向,著力整治玲瓏村人居環境的痛點、堵點、難點和矛盾點,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深入開展“我為玲瓏辦實事”活動,大力提升玲瓏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一、想方設法治痛點,解決“人居環境短板”問題
在市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下,蜆岡鎮補齊玲瓏村人居環境短板,多方籌措資金約50萬元,全面推動玲瓏醫院、玲瓏村及其周邊環境升級改造,清理衛生死角5處、鏟除荒地雜草1.5畝,建成平坦開闊的停車場1個、環境優美的小花園1處、碩果累累的小果園1處以及生機盎然的小菜園2處,藝術化點綴鄉間小路多條,全面提升玲瓏村宜居度。狠抓衛生環境治理常態化工作,通過購買第三方社會保潔服務,聘請專業保潔人員負責玲瓏醫院周邊環境的衛生工作,實現了衛生清潔“一周一小清,一月一大清”,保障了玲瓏醫院干凈整潔、舒適衛生,贏得了村民們的稱贊。


二、結合實際疏堵點,解決“交通難”問題
進入玲瓏村的山間小路狹窄彎曲,且道路兩旁雜草叢生,這不僅造成了會車困難,而且阻礙了行車視線,影響交通安全。秉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蜆岡鎮結合道路實際情況疏通堵點,科學研判清障難度,合理規劃沿途路線。一方面,定期組織黨員義工隊開展“道路清障行動”,廣大黨員積極參與清障工作,清除山路兩旁的雜樹、雜草,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協助市交通局開展道路工程建設,設置避車臺8處和交通標志牌4個,既提高了車輛往來的便利性,又為玲瓏提供了安全的道路通行環境。





三、多方籌措化解矛盾點,解決“飲水難”問題
“在用了大半輩子的井水后,玲瓏村的老人們終于用上了自來水”玲瓏醫院的董院長感嘆,“以前大部分時候,喝的是井水,每年抽水的電費都是一筆讓人頭疼的數字,況且地下水最容易被污染,水質安全缺乏保障。”蜆岡鎮堅持從群眾路線出發,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順應群眾期盼,與市水利局一道廣泛調研村民需求,結合市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工程,為玲瓏村、玲瓏醫院共鋪設供水管道4.5公里,讓大家喝上“放心水”,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化解了日常供水和用水需求的矛盾點,改變了玲瓏幾十年來“不通自來水”的現狀。
四、多方努力克難點,解決“通訊不暢”問題
整治前的玲瓏村時常面臨網絡信號差、通話質量不穩定和日常溝通不便的情況,甚至社交平臺的文字信息都會因為信號問題而經常發送失敗,當地的老人想要與他人進行視頻溝通更是十分不便。攻克區域性網絡不暢的難點問題,涉及網絡線路的鋪設和收發設備的配套等,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安裝和一定的資金保障,更需要多部門聯合形成合力。在市組織部的引領和電信開平分公司的支持下,蜆岡鎮聯合市衛健局在慶祝建黨100周年的“七一”當天,實現了玲瓏醫院WIFI信號全覆蓋,為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更重要的是,還組織老人們成功與在北京領獎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董淑猛同志進行視頻連線,共同分享獲獎喜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