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 復產 提前部署 迅速落實 出臺30條措施助江企渡難關
“根據市政府工作要求,市發改局在2月初即啟動了應對疫情影響的研究,一方面加強與省有關部門的對接,了解省在應對疫情影響方面的工作計劃;另一方面收集企業對政策支持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制定出臺了‘支持企業復工復產30條’。”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周華東 攝
據介紹,
“支持企業復工復產30條”
主要涵蓋以下五個方面內容:
一、加大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力度 “一企一策”幫助企業協助解決職工返崗以及防控物資購置問題。落實好“四到位”和“八個一”要求,確保企業在疫情防控達標前提下復工復產。保障交通暢通,確保復工復產人員有序返程及防控物資運輸保障;加強企業用工服務,大力推進網絡招聘會和遠程視頻招聘,發動職業院校學生、青年志愿者等,重點支援防控物資生產企業短期用工所需。 二、加強財政金融支持 專門明確對提前復工生產以及擴產、轉產防疫應急保障物資的企業給予獎勵。通過貼息、補助等方式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確保重點物資生產企業資金需求。支持防控疫情科技攻關以及防控防疫物資進口。 三、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允許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對不裁員、少減員的企業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對企業所支付的未能返崗的湖北籍務工人員工資待遇給予延遲復工補助,對企業新招用首次在我市就業員工的,給予招工補貼。 四、減輕企業經營負擔 因疫情受到重大影響的企業以及列入省名單制管理的疫情防控物資重點生產企業可申請稅費減免。減免企業租金負擔,對承租我市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且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給予租金減免。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生產經營的用電、用水,實行“欠費不停供”。 五、優化政務服務 明確要設立防控物資進口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完善審批工作“直通車”制度。強化疫情防控相關項目建設的用地等要素保障。優化企業征信管理,在“信用江門”網站開設信用修復專欄,引導、支持企業申請信用修復。建立領導聯系企業制度,快速協助企業解決受疫情影響產生的問題。
周華東 攝
細化具體措施 貼合江門實際且含金量高 記者了解到,“支持企業復工復產30條”不僅體現省政府2月6日印發的《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政策措施》的精神和重點扶持方向,而且結合江門實際對省政策措施中部分比較方向性的措施進行了細化,以便更好地貫徹落實。如在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方面,對省的政策措施中提出的鼓勵企業組織職工參加線上適崗培訓給予補貼的措施,進一步按不同的培訓方式細化提出補助標準。 周華東 攝 與此同時,部分措施的支持力度在省的基礎上加碼,更具含金量。例如明確對企業投產、技改或轉產疫情防控急需重點調撥物資新購置的設備投資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對“政銀保”融資項目實施期間成功實現融資的中小企業繳納的保險費用(或擔保費用)給予全額補貼。對參加2020年江門市重點展覽計劃內的境外展會的企業,因疫情影響放棄參展且已支付展位費不能退回的,仍按照有關標準給予展位費補助等。
記者注意到,部分條款更是體現江門特色。比如在加大財政金融支持方面,提出了“對企業通過港澳地區進行融資的,給予貼息補助”的措施。
制定重點企業聯系制度 “每年春節后我都會與園區的各個企業對接,了解他們的用工需求,再通過各種渠道招聘。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只能通過人社部門組織的網絡招聘會招人,好在部門給力,積極幫忙對接聯系,目前已經招到了100多人,基本能滿足園區目前開工的20多家企業的用工需求。”新會崖門新財富環保產業園綜合服務部主管區惠芳十分慶幸地說。她告訴記者,雖然暫時的用工需求得到了緩解,但隨著復工企業越來越多,用工量會逐漸增多,“希望市里能夠多組織本地勞動力參與招聘,盡快解決用工需求”。 為了在疫情防控期間確保企業逐漸復工復產,走上正軌,春節剛過,市人社局就制定了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安排工作人員作為首席服務專員,采用“專人配對、任務包干、定期反饋、后續跟進”模式,通過電話、微信等線上方式與我市相關重點企業對口聯系,重點了解企業用工情況和人力資源需求,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受疫情影響帶來的短期招工難問題,并指導企業全面采用“零接觸”招聘模式開展招聘。 據了解,春節后網絡招聘活動推開以來,金萊特電器、大冶摩托、江星電子、領和復合材料、盈通新材料等多家重點企業和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報名參加。截至目前,已發布在線招聘崗位涵蓋多個領域,最高月薪達到25000元。 提供免費線上公共就業服務 政校聯動為企業復產保駕護航 位于新會區的江門市舒而美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是我市目前在產的口罩生產企業,1月23日,該企業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組織部分工人開工生產,但由于企業缺少駐廠長期維修工,對口罩復工生產帶來不穩定因素。疫情無情,人間有情,江門、新會兩級人社部門了解到有關情況后,迅速提出解決方案,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新會技師學院趙鴻瑋同學配合檢測生產線。 在詳細了解企業需求后,新會技師學院立即組織了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高級班的趙鴻瑋和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高級班的謝偉源兩名優秀學生深入企業,參與企業設備的檢修工作。兩名學生在企業師傅的指導下,很快適應了工作崗位,也積極發揮自身的技能特長,為企業生產增添助力,得到了企業的認可。
事實上,自疫情發生以來,市人社局一直積極組織全市三所技工院校主動服務大局,發動在校志愿者在確保身體狀況良好、征得家長同意的情況下,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資生產重點企業在生產、復產、擴產過程中的人力資源需求。
不僅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需求,我市還加強了各項扶持用工補貼的落實,包括實施職業介紹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見習補貼、見習留用補貼、吸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就業一次性補貼等政策,支持企業不裁員、少裁員,降低企業用工成本。落實創業資助、租金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扶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創業實體穩健發展。據統計,1月1日以來,全市審核通過各類企業補貼合計195.48萬元,惠及企業1313家次。
2月10日,復工首日,
江門市飛馬塑業有限公司
價值8.3萬元的9.96噸聚乙烯塑料袋
在江門海關所屬新會海關
完成報關,順利出口,
這也是我市外貿企業在復工后
出口的第一單。
據了解,該企業出口貨物訂單是企業在春節前簽訂的,并已加工成半成品,因船期、假期等因素未能完工。節后復工首天,該企業利用本地員工多的優勢,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恢復生產,同時啟動多條生產線進行趕工,在當天上午便完成了該批貨物的最后加工程序,并向江門海關所屬新會海關申辦出口手續。
△海關關員為復工復產企業辦理通關手續。趙潔芳 攝
在市委、市政府科學指導下,復工企業做好了復工報備、疫情防控等措施后正式復工復產,并積極做好防疫措施,確保生產安全。“復工前,我們公司對員工進行了前期摸底排查,有87名員工符合復工條件。公司還儲備了1700個口罩,紅外線體溫槍3支,水銀體溫計4支,60斤消毒水,洗手液20升,并制定了嚴格的防疫措施,確保生產和人員安全。” 江門市飛馬塑業有限公司的鐘經理表示。 “在我們正式復工前一天,新會海關已經主動打電話關心我們的復工情況,詳細了解我們的出口計劃和需求,還重點介紹疫情防控期間海關的便利化通關措施,指導我們備齊貨物出口的各項資料。所以,我們才能這么迅速恢復生產并且成功出口。”鐘經理開心地說。在貨物出口當天,海關工作人員僅用十來分鐘,便已辦結該票報關單的審核手續,予以放行,這一切都讓他覺得很貼心。
為最大限度減少疫情防控期間人員集聚、降低新冠肺炎的傳播風險,江門海關積極采取“足不出戶網上辦、現場業務提前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對外貿易“單一窗口”等線上業務平臺,通過電子掃描件、郵件等方式遞交申辦材料,實現“非接觸式”業務辦理。
據海關統計,2月10日當天,我市共審結進出口報關單423票,涉及企業129家,涉及進出口貨物79.8萬噸,進出口貨值4646萬美元。 來源:綜合江門日報(記者/陳敏銳 傅雅蓉 王鼎強 通訊員/胡鵬凱 李釗)、五邑人社,制圖/蔡少穎,封面圖由彭偉宗拍攝
責任編輯:葉雋毅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