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鎮海水沙塘鎮錦星村段,沿河岸而行,清澈的河水隨風泛起漣漪,河面上未見水浮蓮,岸上也沒有亂搭亂建。“治理過后,河水確實清了很多!”日前,沙塘鎮錦星村黨總支書記、村級河長黃均述看著眼前“今非昔比”的河流,發出了由衷的感慨。
2020年以來,沙塘鎮高度重視河長制工作,將其納入鎮年度重點工作,全力推進禽畜養殖規范化、環保整治工作,嚴格落實河湖“五清”“清四亂”等工作,鎮域水環境不斷改善,河長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鎮村聯動守護一方凈水
作為一名村級河長,巡河早已成為黃均述的日常工作之一。“每隔一兩天,我就會到河邊巡查,看看河面上有沒有垃圾、漂浮物,河道周邊有沒有雜物亂堆放,及時做好問題的記錄、處理和上報。”黃均述說。
據悉,沙塘鎮在推行河長制工作中實行鎮村聯動制度,通過完善河長制聯席會議、情況上報、考核辦法等制度,合力組織巡河和日常保潔工作,協調解決河道管護的重點難點問題。
去年11月下旬,黃均述在巡河中發現河面出現大量水浮蓮,且面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他立即向沙塘鎮河長辦反映情況。經過現場核實研判,由該鎮河長辦統一調度部署,迅速組建水浮蓮專項治理小組,向鎮海水沙塘鎮段流經的另外7條村的河長下達“清漂”任務,并提供船只、勾機等作業設備,全面開展水浮蓮專項治理。
此次“清漂”行動,完成鎮海水沙塘鎮段、鎮海水支流麗洞水沙塘鎮段的水浮蓮、漂浮物清理及河道保潔工作,合計清理河段長度14.5公里,投入16.73萬元,出動陸上勾機52個臺班、人員153人次、機動船32艘、水上勾機12.5個臺班。
類似的“清漂”行動,沙塘鎮全年共開展12次,共計清理河段24.5公里,清理水域面積43.18萬平方米。
完善河道管理長效機制
在鎮海水臺洞村段河道右岸,原本有3處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廢棄養殖場,如今,它們早已不見蹤影。
去年9月,沙塘鎮完成開平市暗訪巡查問題整改5宗,上述廢棄養殖場在整改之列。早在2018年,沙塘鎮推進禽畜養殖規范化時,上述養殖場便已停止運營。養殖場的負責人是重慶人,為節省房租,一家人在養殖場旁違規搭建了用于臨時居住的房屋。為說服其同意拆除違規搭建的房屋,沙塘鎮河長辦多次與其溝通解釋,最終做通了對方的思想工作。
據統計,沙塘鎮2020年完成河道治理“清四亂”近50宗,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抓好專項整治,確保按期銷號、整改問題不反彈。同時,舉一反三,進一步完善河道管理長效機制,加大河道巡查力度,對河道“四亂”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履職盡責,推動河長制全面見效。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