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的發展還存在諸多的困難和不足
要抓好三件事開創新局面
■采取過渡措施:“村改居”的社區繼續執行農村村委會各項政策。
■加快翠山湖新區的開發建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旅游業的穩步發展。
■在未來兩年時間內,整體搬遷東明路卸煤碼頭。
■提案人:李健明
■提案內容:目前開平的發展還有諸多困難,為解決這些困難,開平必須加快翠山湖新區的開發建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旅游業的穩步發展。
開平市政協教育文化委員會副主任、開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健明說,改革開放30年來,開平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但目前經濟發展遇到諸多問題,急需解決。
現狀
開平發展存在困難與不足
當前,開平的發展還存在諸多的困難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總量雖有很大發展,但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發展速度相對滯后,人均水平亟待提高;二是三大產業比例雖有較大改善,但第三產業的比例仍然偏低;三是城鄉區域發展雖然有了新的進步,但經濟發展不夠協調、不夠平衡的狀況有待改善;四是人民生活水平雖然有很大改善,但民生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有待提升,改革開放的成果仍需進一步惠及更多的群眾,為此,開平就更需要發揚改革開放精神,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建議
抓好三件事 開創新局面
如何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呢?李健明說,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抓好三件事:
一是要加快翠山湖新區的開發建設,要嚴把“產業鏈效應、土地使用集約強度、環保”三大關口,科學設立新區的準入門檻,著重引進“龍頭型、科技型、低污染、高效益”的新型工業大項目,營造新區龍頭企業的軸心效應,著力把新區發展成為先進制造業基地、主導產業集聚發展且形成產業集群的產業轉移示范園區。
二是要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化纖紡織、水暖衛浴和食品工業是開平的傳統支柱產業,這三大傳統產業絕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型企業,多數企業沒有自主品牌,產品技術含量不高,產品附加值較低,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很多企業陷入困境,因此,要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建議政府每年在化纖紡織、水暖衛浴和食品工業這三大產業中通過競爭方式,選擇一間或多間企業,政府在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力爭每年在創國家、省的著名商標,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自主品牌出口產品比重等關鍵環節有新突破。
三是練好“內功”,推動旅游業的穩步發展,在創新旅游管理體制、加快重點風景區開發、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宣傳推廣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現有旅游景點和旅游人才隊伍的管理和建設,在硬件建設上,例如立園、自力村、馬降龍等較為成熟的景點應結合各自不同優勢突出亮點進行完善,避免游客審美疲勞,可游可不游;香江溫泉度假村,其配套設施和內部管理還有不斷完善和提升的空間,政府及有關部門可加強引導、幫扶,把它發展成為客人留在開平消費的一大重要要素;在軟件建設方面,各景點要加強對解說員的培訓提高,力求講解內容豐富、生動吸引,各個酒店、飯店和商業經營點如何在提高服務質量、給游客留下美好印象上下大功夫。
江門日報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