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年躋身全國千強鎮等“國字號”榜單,連續3年在全國鎮域經濟500強中位居江門首位,去年被納入廣東省按照小城市標準規劃建設中心鎮試點名單……水口鎮處處涌動著“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強勁脈搏,這個“衛浴王國”正持續壯大鎮域綜合實力,在產城人融合發展的“實景圖”中寫下亮眼的一筆。
筑巢引鳳做強產業平臺,科創驅動點燃發展引擎
在開平市國際衛浴創新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這座現代化產業園區是江門承接省產業轉移的主平臺核心區,也是水口鎮不斷積蓄高質量發展動能勢能的生動縮影。該鎮依托“三中心兩平臺”規劃,提速加力推進市國際衛浴創新基地主平臺建設,已完成1800多畝土地的“三通一平”,總投資2.3億元的產業綜合配套工程(鄰里中心),一期人才公寓爭取年底建成。

開平市國際衛浴創新基地
水口鎮規劃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 劉家斌
這里是位于開平市國際衛浴創新基地的產業綜合配套工程一期的人才公寓項目,該項目的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一棟18層的員工公寓,一棟主樓11層、副樓5層的員工公寓,包括地下車庫。項目建成后將為企業提供員工公寓約600間,包括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四人間及六人間,最多可容納員工2400名。

開平市國際衛浴創新基地產業綜合配套工程人才公寓項目
下半年啟動的二期工程將建設產業孵化基地、商業配套、學校等設施,為企業提供從技術認證到生活服務的全方位支撐。水口鎮憑借高標準國際衛浴創新基地和完善的配套設施“筑巢引鳳”,目前已成功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1個,總投資25.31億元,預計年產值達41.28億元。

開平市國際衛浴創新基地(江門日報 郭永樂 攝)
在后溪村,開平市首個村級“工改工”項目也吹響了加快建設的“沖鋒號”,不斷刷新進度條。
水口鎮副鎮長、后溪村駐村第一書記 歐陽偉業
水口鎮后溪村“工改工”項目是后溪村典型村創建工作亮點,通過對低效用地地塊進行重新改造,招引“商業+廠房”的模式,讓土地租金從原來的每年18萬元到現在的每年50多萬元,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了三倍。通過現代化廠房建設,也提升了原有地塊的外貌,美化了后溪村村容村貌。這個地塊占地7500多平方米,通過村、鎮兩級干部的共同努力,有效快速推動土地盤活。

水口鎮后溪村“工改工”項目建設前

水口鎮后溪村“工改工”項目建設前
近年來,水口鎮積極探索老舊工業區“二次開發”新路徑,以“‘三舊’改造+向空中要資源”激活村級用地,力促產業形態升級優化和城鎮空間優化。近三年,水口鎮共盤活村級集體建設用地超750畝,引進產業智谷等項目13個,成功破解空間制約難題,為全鎮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水口鎮水暖衛浴產業集群
依托高能級平臺,水口鎮傳統水暖衛浴產業正加速煥新:近三年來,水暖衛浴行業專利授權總量累計超2000件;2022年以來,水口鎮共有6家企業和協會參與7個高層次標準制定修訂工作。隨著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將落戶水口,技術突破成為企業轉型的核心驅動力,也將推動“開平水口”區域品牌從政策認證轉化為市場認知。
新興產業也在水口鎮強勢崛起。全球前三大通訊線路板供應商依利安達的5G通信項目已全面投產,總投資50億元的建滔(開平)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簽約落地,聚焦高端電路板生產,應用于智能手機、AI設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在化工新材料領域,廣東泰寶聚合物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年產能從40萬噸增至60萬噸的同時,年用電量卻減少2000萬度,碳排放減少超1.8萬噸。

全市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龍頭企業——開平依利安達電子有限公司
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標桿,推動“中心鎮”變身“小城市”
今年7月,泮村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南楠任期結束。2年前他剛到泮村村時,村里的水泥墻都是光禿禿的,墻角邊長滿青苔和雜草。近年來,泮村村結合本村國家級非遺——泮村燈會和紅線女粵劇文化這兩大文化IP,精心打造了超600平方米的“文化墻”,促進沿線鄉風文明大提升的同時,有效激發了村民改善人居環境、創造美好生活的動力,推動鄉村治理逐步從“有效”向“長效”轉變。2024年,泮村村集體收入再創新高,達到了225萬元。

泮村村貌
江門市市場監管局網絡交易監督管理科科長 張南楠
這兩年,我們從各方面募集了資金1100萬元,對泮村大道進行重新修整,全村修整的農村道路超過了5公里。我們也對全村的“三線”進行了改造,目前的完成率達到了90%以上,新安裝100盞具有泮村特色的路燈,建造了全村51處的“四小園”,對“三清三拆三整治”范圍內的建筑進行了清拆。我們也大力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全村植樹1696棵。2023年,泮村村引入了開平市首個智慧化養殖南美白對蝦項目,該項目為村組兩級新增收入170萬元。2024年,泮村村全力攻堅開平市首個以村自改為主的“工改工”項目,對31低效用地進行升級利用,這個項目完成后預計能為泮村村集體每年增收260萬元,預期第一期在明年年底完工。

泮村文化墻繪
激活文化傳承與紅色基因,是水口鎮推動“百千萬工程”的關鍵一環。在金山村委會翹桂里,藏著熾熱的紅色過往,這里曾是抗戰時期中共中區特別委員會機關的秘密駐地,也是江門五邑地區抗日根據地之一。2020年入選第五批開平市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水口鎮深度挖掘紅色文化,厚植鄉村文化根基,以中共中區特委機關舊址為依托,開展翹桂里革命老區周邊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建成了黨建公園,完成了周邊巷道硬底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水口鎮金山村委會翹桂里村民 張銳能
現在,舊農房變成了小公園,巷道也進行了硬底化,從村面進來小公園的地面也進行了修繕,在市、鎮、村三級的努力下建成了紅色教育基地,村民都很高興。


中共中區特委機關舊址
整潔靚麗的街道路面、井然有序的沿街商鋪、平整寬敞的休閑步道、古色古香的親水涼亭、心曠神怡的綠化景觀……走在水口鎮全長約1.5公里沿江東路,這些場景都清晰可見。曾經雨季積水的路面、雜亂無章的綠化帶、斑駁褪色的墻面已成為歷史。

水口鎮美麗示范主街——沿江東路
水口鎮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一級行政執法員 文健銅
沿江東路毗鄰新橋水河岸,設有機動車道、人行道、綠化地,路面寬敞整潔平坦,交通標線清晰規范,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配套齊全,政務服務、休閑娛樂、美食生活等業態一應俱全。同時,緊扣典型鎮“1+4+7+9+N”的建設要求,完成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沿街建筑外立面五要素風貌整治,致力打造成為舒適美觀、干凈整潔、功能豐富的美麗示范主街。

近年來,水口鎮先后完成水口航運段堤路、美麗示范主街、圩鎮城市客廳、外立面風貌提升、漁業草洲村老舊小區改造、入口通道標識等新(改)建工程,水口污水處理廠(二期)、潭江碧道(水口段)、漁趣樂園等城市配套工程建成投用,城市停車場、圩鎮主干道路提升、全域人居環境整治等工程初見成效,讓美麗圩鎮建設美了“面子”、實了“里子”。

潭江大道
接下來,水口鎮將借“百千萬工程”之勢,緊緊錨定打造“宜工宜商宜居宜業現代化新城”目標,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以產聚人,著力做好強載體、重招商、優環境“三篇文章”,推動產業發展提檔升級、城鄉設施提質擴容和人居生活提標補短,加速推動城鎮形態全面向小城市形態轉變,奮力打造鎮域高質量發展“水口樣板”。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