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營造整潔、有序、文明的農村人居環境,5月19日,水口鎮聯合后溪村委會、致和小學開展了綠美創意生態墻共建行動暨勞動實踐與生態文明教育活動,引導師生充分利用身邊閑置廢棄物品轉變為精美手工藝品,掀起一場創意手作與環保守護交織的綠色風暴。水口鎮副鎮長歐陽偉業、水口鎮人大副主席馮惠清參加活動。
創意先行,變廢為寶掀熱潮

活動準備期間,致和小學各班級依托綜合實踐課,鼓勵同學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利用塑料瓶、易拉罐等廢棄物品制作創意花瓶。孩子們積極響應,用一雙雙巧手將廢舊物品變“廢”為寶,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他們對環保的獨特理解和深刻感悟,每一處細節都藏著對綠色生態的熱愛。
多方聯動,生態墻上展風采

活動當日,在莊嚴的《綠美行動倡議書》宣讀聲中,共建行動正式啟動。師生分組協作,將創意花瓶通過掛鉤、麻繩等工具有序懸掛至學學校大門前廠房鐵皮外墻及周邊指定公共區域。

一個個承載著奇思妙想的花瓶里,綠植蓬勃生長,與鄉村風貌相映成趣,原本單調的鐵皮墻搖身變為 “會呼吸的藝術長廊”。

同時,學生與家長志愿者組成“環保小分隊”,清理校園周邊垃圾,用實際行動踐行 “美化環境,人人有責”。




實踐育人,文明新風潤童心

本次活動以“勞動 + 生態 + 藝術” 為載體,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更讓學生們深刻體會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為共建綠美水口、文明開平凝聚起青春力量。接下來,致和小學將定期維護生態墻綠植,讓這份綠意持續滋養鄉村文明,持續深化勞動教育與生態教育融合,為培養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時代新人奠定堅實基礎。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