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上下奮發有為做好新一年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之際,2月23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簡稱“百千萬工程”)指揮部總指揮陳岸明到蓬江區、鶴山市,深入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聚焦推動“百千萬工程”這一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加力提速進行專題調研。
陳岸明來到位于蓬江區棠下鎮的良溪村,走訪后珠璣巷紀念廣場、古渡頭、村史館,沿著青石板路,邊走邊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傳統建筑保護利用等情況,認真聽取良溪村人文歷史、特色農業、文旅融合的介紹,走進鄉村美術工作坊,與負責人親切交談。他指出,良溪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具有八百多年歷史,底蘊厚重,要認真梳理古村發展脈絡,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講好“后珠璣巷”故事、“中國僑都”故事,凝聚海內外鄉親的尋根情結、共同鄉愁,攜手推動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
鶴山市龍口鎮霄南村是中國傳統村落,有著獨特的僑韻文化、鮮卑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盒仔茶”(甘和茶)的發源地。在霄南村,陳岸明走進村史文化民俗館,深入了解該村歷史人文、飲食服裝、節慶風俗等特色文化,來到甘和茶文化體驗館,詳細詢問甘和茶發展情況。他強調,要把“百年老字號”甘和茶保護好、發展好,著眼于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前景和趨勢,在產品創新、產業化發展上下功夫,使之成為富民興村的特色產業。
陳岸明強調,今年是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關鍵一年。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把“百千萬工程”向縱深推進,做優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奮力開創江門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要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培育壯大縣域支柱產業、鄉村特色產業,做好“土特產”大文章,強化品牌塑造,以科技賦能、產業支撐推動“百千萬工程”取得新成效。要積極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深度挖掘文化資源,做好非遺傳承保護,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培育鄉村新業態,拓展群眾增收致富渠道。要高水平建設首批典型村,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好差異化發展的道路,抓好風貌管控和人居環境整治,用繡花功夫打造布局疏朗、錯落有致、富有韻味的現代化新鄉村。要進一步加大重點民生事業保障力度,支持教育事業發展,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百千萬工程”帶來的成效和變化。要廣泛發動村民群眾,充分發揮企業、鄉賢、僑胞等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參與家鄉建設、積極投身“百千萬工程”,形成推動“百千萬工程”的強大合力。
市領導蔡德威、曹陽參加有關活動。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