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委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作出的戰略部署。 2024年是“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推進、實現全面突破的關鍵一年,三埠街道各村(社區)、各部門堅決以“頭號工程”的力度和勢頭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近期,三埠街道推出“奮勇爭先百千萬,加力提速新征程”——“百千萬工程”三埠實踐系列報道,展現當地全面實施“百千萬工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景畫卷。
“頭號工程”加力提速 第二站,我們走進仁親村 仁親村位于三埠街道西南部,荻白公路仁親段南面,下轄13個村民小組,轄區總面積1.4平方公里。該村是開平市三埠街道鄉村振興先行的示范點,獲評“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江門市衛生村”、“江門市紅色美麗僑村”等稱號。 當前,仁親村正全力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集體經濟收入水平。仁親村黨支部書記余泳怡表示,該村將以“打造城市后花園,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為發展方向,強化黨建引領,細化各項工作任務,努力將村的建設推上一個新臺階。 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是最好的底色。為深化美麗鄉村建設,仁親村在鞏固鄉村振興先行的示范點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整治村落環境,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加大對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運處理、生活污水收集等工作的投入力度,提檔升級基礎設施;通過建設村面體育設施、打造仁親公園等系列舉措,彌補公共設施的不足。同時,該村將升級優化村道,利用現有農保地打造現代優美田園,進一步提升宜居宜游的村落環境品質,增強村服務群眾的“硬”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該村緊扣自身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升級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隱蔽戰線的中共交通聯絡站舊址--“三沓半”,結合轄區碉樓村落、防空洞等資源,提出了“整合資源、提升品質、優化布局”,計劃打造成“紅色田園”連片旅游沿線景觀示范帶。 如今的仁親,擁有“三沓半”紅色文旅基地、象山公園、仁親公園等景點,一棵棵挺立的紫花風鈴組成了一片“商會林”、“聚源林”、“耀南林”、“人大林”,繪成優美舒適的田園景觀休閑帶,游覽路線貫穿其中,是市民游客休閑的好去處。余泳怡表示,目前仁親村根據近郊農村優勢發展特色農業種植,建立水稻示范種植區。圍繞“三沓半”革命遺址打造紅色文旅基地,與轄區的中小學合作發展教育培訓課堂,供學生群體學習體驗農業種植、食品加工、回顧紅色歷史。將特色種植、旅游研學基地等有機結合,以“紅色”加“綠色”賦能鄉村振興。 壯大產業,探索富民興村新路徑。余泳怡表示,仁親村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發展契機,通過“村委會+村小組”合股方式成立強村富民公司,建立“仁伯伯”品牌,引領村集體經濟加速發展,集體收入從35萬元增加到55萬元,增長57%。 據了解,獅山開發區富民工坊商鋪項目是仁親今年落實“百千萬工程”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該項目由仁親村投資約120萬元建設,占地面積約10畝,第一期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計劃2024年年底可交付使用。該項目投資建成后,預計能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8-10萬元/年。另外,仁親村計劃與轄區企業共建富民工坊,主要生產花生糖、加工農產品、手工藝制作品等,為村民增加就業崗位。 “環境改善更宜居、更便民,生活質量得到提升。集體經濟發展了,村民分紅提高了,幸福獲得感更強。”余泳怡說。接下來,仁親村將上下聯動,抓住實施“百千萬工程”的大好機遇,凝聚黨群力量努力打造環境美、產業興、群眾樂的城市后花園。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