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一座城市的文明色彩,是規范有序、干凈整潔,更是歡歌笑語、蓬勃萬象。三埠街道辦事處始終站穩人民立場,綜合運用柔性化監管服務,巧用“一米劃線”,讓文明城市與活力攤店共生共融,有效化解群眾擺攤需求與城市市容管理之間的矛盾,留住“煙火氣”,贏得“百姓心”。
“一米線”措施效果顯著 建聯街、東星市場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硬骨頭”,沿街有商戶經營,道路聚集攤販,占道經營、噪音污染、阻礙交通等問題成為群眾投訴的焦點。城管部門多次治理,不少店主和攤販干脆與城管人員“打游擊”“躲貓貓”,整治后往往頻繁回潮、收效甚微。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三埠街道辦事處找準城市管理與地攤小店的契合點,堅持“標本兼治、疏導結合”的工作理念,持續優化管理服務措施,向市場釋放寬松政策支持的信號。 一是廣集民意,尋求建設文明城市“最大公約數”。前期,三埠街道辦事處聯合開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歸納整理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多次探討各地治理成功經驗,并到建聯街、東星市場及周邊走訪調研,廣泛收集市民、店主、攤販的訴求和意見建議,深入研究施劃“一米線”疏導點的可能性和操作性,決心要把“堵心路”變成“暢心路”。 二是因地制宜,劃定市容秩序的“文明標尺”。根據沿街商鋪的規格、位置,以及道路條件、人車分流情況,科學選定路面寬敞、交易頻繁等位置作為試點。通過面對面向店主、市民宣傳“一米線”的目的、意義,爭取群眾支持。2月底,開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對選定位置劃定“一米”經營范圍,明晰管理制度和經營規則,逐步引導有需要的店鋪、攤販到黃線內經營。 對建聯街進行店外“一米”劃線 三是精細管理,做好城市服務的“細枝末節”。堅持標準不降、力度不減,采用車巡、步巡、定點值守等方式,持續對建聯路、東星市場及其周邊區域進行高頻次、常態化的執法巡查,勸導制止在黃線外占道經營、違規擺設攤點等行為,引導店主、攤販“入線經營”、規范經營,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增強主人翁意識,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常態化做好執法巡查工作 小小的“一米線”,一頭系著民生冷暖,一頭系著政府柔情。接下來,三埠街道辦事處將探索更多社會治理的新思路,持續在優化“放管服”上下功夫,用精細化接地氣的管理服務,讓各類經濟健康融入城市機體,實現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