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橋新村黨群服務中心,一個擺滿糧油百貨的“魔法貨架”正引發熱議——群眾正熱火朝天兌換生活物資。“沒想到做好事還能攢積分,這袋米可比花錢買的更香!”村民張叔樂呵呵展示剛兌換的大米。這個不用掃碼支付的“特殊超市”,正悄然改變著鄉村治理的底層邏輯。
通過“評為文明家庭+10分”“參與志愿活動+3分”“環境整治優秀+10分”等18項細則,將文明鄉風具象化為可累積的“精神財富”,極大地調動了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村民通過紅白喜事簡辦新辦、環境衛生整治、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等,獲得大量積分。“現在鄰里見面聊的都是‘你家積分多少’‘下次兌換啥’,攀比之風變成了文明競賽!”村民劉大姐笑著說道。
小積分蘊藏大智慧,新鄉風孕育新希望。橋新村將繼續深化積分制管理機制,拓展積分兌換標準與應用場景,以文明“軟實力”筑牢鄉村善治根基。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