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十月,奮斗正當時。沿著龍勝鎮“一線一河五片區”閱覽全鎮,從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到廠房林立的新興園區,從承載希望的規劃藍圖到鳥語花香的現實圖景,龍勝鎮正以“比、學、趕、超”的奮進姿態演繹著“速度與激情”。
·跑出產業振興“加速度”
高位推進龍勝鎮金牛山產業園建設。聚焦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新材料工業腳輪、高端裝備制造三大產業定位,積極對接廣佛深等發達地區的產業溢出項目,爭取土地建設規模、指標等資源要素保障,引進商超、環評、法律咨詢、銀行服務等服務類企業進駐金牛山產業園綜合服務大樓,打造千畝新興產業園區,遠期謀劃達3500畝。截至目前,已累計34家企業進駐園區,預計全面投產后產值約20億,新增稅收約9000萬。

【金牛山產業園】

【金牛山產業園綜合服務大樓】
以“村品結合”為突破口,加快培育優質農產品,為18個村(社區)量身定制“一村一策”發展模式和路徑,共定位特色蔬菜產業村、特色水果產業村、特色綠植產業村、特色藥材產業村、綠色休閑生態村、文化特色精品村、生態濱水宜居片區、商旅商貿發展片區等8條可復制、可循環的增收路徑,引導各村(社區)找準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引擎”,踏上“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快車道。
結合龍勝“水果之鄉”品牌產業,以“龍勝三寶”——番石榴、龜苓膏、豆豉為主打牌,依托龍勝龜文化園、龍勝豆豉工坊等項目資源,探索農副產品+旅游的“農文旅”模式,吸引游客前來體驗“采摘游”“農家樂”,助力群眾吃上“旅游飯”,實現以農促旅、以旅助農。



【龍勝三寶】
將能源綠色低碳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和動力,創新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積極支持具備資源條件的農戶通過農光互補模式開展特色種養殖業,以光伏發電項目照亮村集體經濟發展前景,推動農業生產向集約化、規模化、科技化方向發展。

【信澤光伏】
·按下人才振興“快進鍵”
用好用活“龍勝學堂”特色教育平臺,堅持“服務黨員、按需施教、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原則,邀請專家教授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送課,解決黨員干部“本領恐慌、知識透支”等問題,不斷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高黨員隊伍素質。

【第六期“龍勝學堂”】

【龍勝鎮“萬名村長進黨校”培訓班】
進一步豐富青年干部集體文化生活,不斷增進龍勝青年干部間的溝通交流,推動青年干部投身基層、扎根基層、服務群眾,促進其互相學習、相互進步、共同健康成長,充分展現青年干部在推進開平市爭創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示范縣中的青春風采。

【青年干部交流分享會】

【“慶七一·龍盛杯”籃球賽】
龍勝體育公園位于龍勝鎮石橋墟,臨近省道274線,占地面積約8400㎡,是一個集黨建、生態、文化、綠色、和諧、運動于一體的綜合性鎮級體育公園。今年4月龍勝體育公園啟用后,為我鎮全年齡段群眾增添了一個休閑娛樂健身的好去處,日均接待群眾近千人。同時,龍勝體育公園作為金牛山產業園配套設施建設的重要一環,有助于吸引人才回歸,打造“宜業宜居宜游”的“軟環境”。

【龍勝體育公園】
·駛入文化振興“快車道”
在龍勝這塊紅色的沃土上,齊洞村作為老區村中的典型代表,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龍勝鎮深入挖掘鎮域紅色資源,以武裝活動的秘密據點為依托,將齊洞革命烈士紀念碑和周邊紅色建筑等資源串珠成鏈打造出齊洞紅色教育基地,喚醒紅色文化基因。

【齊洞紅色教育基地】
每年農歷二月初一至三月中下旬期間,龍勝鎮張橋一帶的自然村鑼鼓喧天、熱鬧非凡,超3萬人齊聚一堂參加江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橋廟會”,共同慶祝“張真君誕”。發動華人華僑、鄉親鄉賢們參與家鄉建設,以鄉風文明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張橋廟會】
·打通生態振興“大動脈”
龍勝鎮堅持“兩山”理論,切實做好“水”文章。為全面提升龍勝河水生態環境,約投資3000萬元重點開展龍勝墟三橋段和石橋墟段一河兩岸整治項目,融合生態、休閑、產業、文化等要素,將龍勝河“一河兩岸”打造成休閑旅游勝地。

【龍勝鎮“一河兩岸”美景】
2021年以來,龍勝鎮陸續投入400多萬元,安裝雙臂太陽能LED路燈500多盞,城蟠線(縣道)和白村雙和公路(縣道)成功點亮,省道274線安裝路燈長度延長至21公里。新安裝的太陽能路燈為太陽能板直接蓄電供電,每盞燈可持續點亮10小時,有效保障夜間群眾的出行,以民生“微實事”項目成功照亮了群眾回家路、企業致富路、鎮域發展路。

【省道274線白村村旁新安裝太陽能路燈】
近年來,龍勝鎮圍繞高恩高速龍勝出口、環孔雀湖精品旅游線路進行重點布局、重點策劃、重點打造,突出既有生態資源,挖掘潛在地熱資源,謀劃1000畝左右的用地,有針對性地加大旅游招商力度,著重引入大型綜合康旅項目進駐,將豐富的生態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的旅游產品,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現實的經濟優勢,打造休閑生活旅游的新熱點。

【孔雀湖】

【立新水庫】
秉承“兩山”理論,龍勝鎮連片打造環孔雀湖“水庫移民幸福村群”,整體提升和興村和聯塘村水庫移民村片區人居環境。漫步和興村和聯塘村,水庫與田野交織相融,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村容整潔、民風淳樸,是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生動實踐。

【和興村委會】
·點燃組織振興“主引擎”
進一步深化“總有黨員在身邊”品牌內涵,升級鎮黨群服務中心黨建陣地,完善龍勝鎮10分鐘黨群服務圈。結合20個網格,以鎮黨群服務中心為一級服務核心,18個農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二級服務鏈,“兩新”黨組織、服務驛站、紅色教育基地、黨員服務基地、黨建公園等為三級服務網,凝聚多方力量擰成“一股繩”,激活黨建工作“一盤棋”,形成集“黨建服務、公共服務、志愿服務”于一體的大服務圈,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龍勝鎮10分鐘黨群服務圈】

【黨群服務中心服務站】
成立金牛山產業園大黨委。推動園區黨建工作和產業發展互融共促,以高質量黨建賦能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通過以大帶小、以強帶弱,實現全鏈成長、全域提升,做大做強龍勝鎮實體經濟。

【金牛山產業園大黨委揭牌】
高標準打造龍勝鎮綜合展示中心。全面搭建黨建引領、政企聯動、共建共享、聚力發展的“黨建+產業發展”平臺,設置黨建沙盤、龍勝印象、黨建引領、產業藍圖、區域潛力、招商平臺、綠美鄉村、龍勝盛景等多個宣傳展示板塊構建起黨群陣地新格局。

【龍勝鎮綜合展示中心】
風正濟時,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還需策馬揚鞭。接下來,龍勝鎮將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兩山”理論,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江門市委“1+6+3”工作安排以及開平市委的各項重點工作任務,踔厲奮發、狠抓落實,以“二次創業、從頭再來”的決心,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爭先進位,全力打造“宜業宜居宜游新龍勝”!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