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將黨建引領貫穿養老服務全過程,聚焦特殊困難老年群體“吃飯難”問題,創新構建“黨委統籌、支部牽頭、黨員帶頭、社會參與”的長者飯堂服務模式,以“紅色力量”織密民生保障網,繪就黨建引領養老服務的暖心畫卷。
科學布局,打通助餐“最后一米”
龍勝鎮結合老年人居住分布特點,優先在龍勝墟社區設立試點,利用養老綜合服務中心閑置空間改造廚房及用餐區域,建成“15分鐘助餐服務圈”,輻射周邊多個村(居)。通過“黨建引領+社工包村+兩委配合”逐戶摸排,精準鎖定60周歲以上低保、特困、重度殘疾及80歲以上高齡老人等助餐對象,并根據調研結果推出“堂食+外送”雙模式服務。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由“雙百社工”提供定制化送餐,確保助餐服務覆蓋“最后一米”。
機制創新,構建多元保障體系
聯合本地優質餐館打造“長者飯堂合作助餐點”,形成“集中用餐+定點配送+社會化助餐”三維服務體系。合作餐館推出差異化惠老政策,如為推出黨員示范窗口、特困群體提供9折套餐、為高齡老人設置專屬服務區等,既滿足個性化需求,又確保餐食品質與價格穩定。在資金保障方面,龍勝鎮采取“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長者付一點”的多元籌資機制,為服務對象提供每人每餐10元補貼,個人僅需支付3元即可享用一葷一素一湯基礎套餐,并搭配雞蛋、牛奶等營養組合。
服務延伸,打造“助餐+”綜合平臺
長者飯堂不僅是就餐場所,更成為老年人社交與康養的重要平臺。龍勝鎮依托飯堂場地,在非就餐時段開展健康講座、公益理療、興趣工坊等文娛活動,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同時,整合醫療資源,聯合社工、志愿者及衛生院開展“助餐+療養”服務,通過“送餐+探訪”機制,及時發現并解決老人居家安全隱患、就醫需求等問題,為老人提供血壓監測、中醫理療、健康指導等醫療支持,形成“舌尖安全-居家照護-健康管理”服務閉環。
成效顯著,繪就幸福養老底色
通過“政府+餐館”協同模式,累計服務超7000人次,獲得群眾的高度認可。合作餐館推出的適老化套餐廣受歡迎,社工通過“送餐+探訪”機制,及時發現并解決老人居家安全隱患,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未來,龍勝鎮計劃將試點經驗推廣至更多片區,探索“流動餐車”“智能取餐柜”等新型服務形態,推動養老服務從“保基本”向“優品質”躍升,為鄉村振興下的養老難題提供可復制的“龍勝經驗”。
龍勝鎮以“小飯碗”撬動“大民生”,通過暖心助餐服務織密養老保障網,以“紅色溫度”護航幸福晚年,為鄉村振興注入暖心動能。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