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保障特殊群體的辦事權益,市行政服務中心以“信息無障礙、服務零距離”為核心,全面推進服務大廳的無障礙設施建設與人性化服務升級。通過硬件設施完善、智能技術賦能及志愿服務深化,為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群體打造了高效、便捷、溫暖的政務服務環境。 一、硬件設施全面升級,構建無障礙環境 服務大廳設置無障礙通道、無障礙電梯及低位服務臺,確保輪椅使用者及行動不便人群可順暢通行。各樓層均配備無障礙衛生間,并在醒目位置設置標識,便于快速定位。 無障礙通道 無障礙電梯 大廳內設置無障礙服務專區,提供輪椅、拐杖、老花鏡、助聽器、放大鏡、急救箱等便民設備,滿足特殊群體多樣化需求。同時,劃定無障礙停車位,方便殘障人士及老年人車輛停放。 急救箱、便民服務箱 無障礙停車位 便民輪椅 二、智慧助老自助設備,跨越“數字鴻溝” 在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區配備“粵智助”自助機,提供社保認證、醫保激活等344項高頻服務。設備專設“長輩模式”(大字體、高對比度界面),年均辦理業務超4500宗,助力老年人輕松辦理“身邊事”。 “粵智助”自助設備 三、志愿服務體系深化,全流程“暖心陪伴” 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為老年人提供叫號取號、代辦幫辦、政策講解等全流程服務。在醫保、社保辦理高峰期,志愿者全程指導老年人使用自助機或手機辦理,年均服務超七萬人次。 黨員志愿者“一對一”服務 針對行動不便群體,推出“上門辦”服務;設置無障礙服務窗口,提供免預約、免排隊優先辦理通道,縮短辦事時限。此外,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還提供24小時無障礙服務咨詢,實時響應特殊群體需求。 提供“上門辦”服務 市行政服務中心以“小設施”撬動“大服務”,用“硬設施”與“軟服務”的雙重提升,詮釋了“人民至上”的政務理念。這一實踐不僅為特殊群體掃清辦事障礙,更打造我市政務服務大廳“無障礙服務樣本”。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