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2022〕13號
開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開平市屬國有資本
布局優化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管委會,市有關單位:
現將《開平市屬國有資本布局優化改革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資產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反映。
開平市人民政府
2022年9月30日
開平市屬國有資本布局優化改革實施方案
根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廣東省國企改革行動方案》《江門市屬國有資本布局優化改革實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推動我市市屬國有資本改革發展,做強做優做大國資國企,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突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充分發揮國資國企的生力軍作用,以公用事業、城市更新、建筑產業、礦產資源、園區建設等為重點,集中優勢資源做大做強市屬國有企業,增強國有企業造血機能及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的投資運營能力。
(二)發展目標
通過改革發展,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建成首個市屬國資百億級平臺,力爭在“十四五”期末打造第二個市屬國資百億級平臺,國企信用評級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功能作用更加突出,為我市經濟發展發揮重要支撐和保障作用。
(三)基本原則
1.一體化視角。從開平國資一體化管理的視角,對當前開平國有企業進行整合。
2.資源集聚。將分散在不同平臺的資源進行聚合,形成資源合力。
3.分類整合。結合功能分類,對同質化業務整合,包括同類業務、同一產業鏈的業務實施整合。
4.專業化運營。根據平臺定位開展產業布局,促進產業平臺專業化運營和管理。
二、優化整合布局
(一)以開平市公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基礎,搭建我市首個市屬國資百億級平臺,并將該平臺作為我市的公益類企業平臺,該平臺包括5個板塊企業:
1.建筑集團板塊主要包括工程建筑施工、監理、設計,工程質量檢測,房地產測繪,礦產砂石,建筑材料集采。
2.資本投資板塊主要包括組建城市發展基金、產業基金以及重點發展產業的投資培育等業務,引入社會資金投向我市重點項目和戰略性發展領域。
3.交通運輸板塊主要包括交通投資、中短途公路客運、客運站場、港口碼頭運營等。
4.公用服務板塊主要包括供排水、污水處理、路燈照明、石油燃氣、清潔能源、光伏發電、林業碳匯、智慧停車、城市服務、民生保障等。
5.農業板塊主要包括行政區品牌運營、糧食儲備、農業種業、農產品深加工、集貿市場、冷鏈物流、中央廚房、屠宰、配送等。
(二)謀劃搭建我市第二個市屬國資百億級平臺(企業名稱待定),并作為商業類平臺,該平臺包括4個板塊企業。
6.翠山湖大園區板塊主要包括翠山湖大園區建設、開發、運營,水暖衛浴產業配套基地(共性工廠),生物醫藥產業園等。
7.工業產業及房地產板塊主要包括工業地產、商業房地產、城市更新(三舊改造)、鄉鎮工業聚集區、翠山湖以外的園區投資等。
8.文旅集團板塊主要包括文旅產業、鄉村振興、文化傳媒、商業廣告、醫療養老等。
9.資產托管板塊主要包括行事單位經營性資產、公房管理、殯葬服務,涉及原公安、金融等歷史遺留企業的托管。
三、優化整合路徑
按照“分類管理、分步實施”的原則,通過置換、并購、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進行,并結合融資計劃分步實施。
(一)初期目標
2022年年底前按照“成熟一個推進一個”的原則完成九個業務板塊的整合管理:
1.開平市公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要承擔公益類平臺工作,管理屬下建筑集團、資本投資、交通運輸、公用服務、農業等五個板塊的業務。
2.謀劃成立商業類平臺公司(企業名稱待定)管理翠山湖園區、工業產業及房地產、文旅集團、資產托管等四個板塊,在商業類平臺未完成搭建之前,上述四個板塊暫由翠山湖管委會和市資產辦分別管理。
(二)中期目標
2024年年底前完成商業類平臺公司組建,將翠山湖園區、工業產業及房地產、文旅集團、資產托管等四個板塊公司過渡調整至商業類平臺公司管理。
(三)遠期目標
力爭在2027年年底前將商業類平臺公司培育成我市第二個百億級平臺公司。
四、管理框架
整合后,按照管理層級原則上不超過3級(平臺公司—產業集團—運營公司),3級公司下最多可增設1級項目公司的原則,核定兩家平臺公司和九個產業板塊集團公司作為市管企業進行管理,形成我市國有企業“3+1”的管理架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繼續充分發揮開平市市屬國有企業改革工作協調小組的作用,統籌開平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協調解決國資國企做強做優做大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研究部署重點工作任務,審定國資國企發展戰略、規劃和布局。
(二)加強制度建設
1.研究制訂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堅持黨管國有企業干部原則,涉及市管干部的崗位,由市委組織部門任免,專業人才實行市場化選聘。
2.建立經濟效益與工資總額聯動機制,實行“增人不增工資總額、減人不減工資總額”的管理制度,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積極性。
1.以公用事業、城市更新、基礎設施、礦產資源、園區建設等為重點,建立完善市屬國企近期、中期投資建設項目庫,“十四五”期間,加強在交通城建、民生服務、農業水務、礦產資源、園區開發等多個領域的投資力度。同步規劃配套市屬國企中期融資,加快推進各重點項目的落地和投融資工作,推動各平臺和產業板塊的壯大發展。
2.市屬國資與鎮級國資加強合作聯動,抱團發展。市屬國企充分發揮信用評級、投融資能力和技術經驗等優勢,各鎮國企充分發揮屬地、資源、政策等優勢,實現兩級國企優勢互補,顯著增強市場競爭力和運作效率和效益,實現兩級國企共同發展壯大。
相關附件:
開府〔2022〕13號
開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開平市屬國有資本
布局優化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管委會,市有關單位:
現將《開平市屬國有資本布局優化改革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資產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反映。
開平市人民政府
2022年9月30日
開平市屬國有資本布局優化改革實施方案
根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廣東省國企改革行動方案》《江門市屬國有資本布局優化改革實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推動我市市屬國有資本改革發展,做強做優做大國資國企,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突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充分發揮國資國企的生力軍作用,以公用事業、城市更新、建筑產業、礦產資源、園區建設等為重點,集中優勢資源做大做強市屬國有企業,增強國有企業造血機能及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的投資運營能力。
(二)發展目標
通過改革發展,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建成首個市屬國資百億級平臺,力爭在“十四五”期末打造第二個市屬國資百億級平臺,國企信用評級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功能作用更加突出,為我市經濟發展發揮重要支撐和保障作用。
(三)基本原則
1.一體化視角。從開平國資一體化管理的視角,對當前開平國有企業進行整合。
2.資源集聚。將分散在不同平臺的資源進行聚合,形成資源合力。
3.分類整合。結合功能分類,對同質化業務整合,包括同類業務、同一產業鏈的業務實施整合。
4.專業化運營。根據平臺定位開展產業布局,促進產業平臺專業化運營和管理。
二、優化整合布局
(一)以開平市公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基礎,搭建我市首個市屬國資百億級平臺,并將該平臺作為我市的公益類企業平臺,該平臺包括5個板塊企業:
1.建筑集團板塊主要包括工程建筑施工、監理、設計,工程質量檢測,房地產測繪,礦產砂石,建筑材料集采。
2.資本投資板塊主要包括組建城市發展基金、產業基金以及重點發展產業的投資培育等業務,引入社會資金投向我市重點項目和戰略性發展領域。
3.交通運輸板塊主要包括交通投資、中短途公路客運、客運站場、港口碼頭運營等。
4.公用服務板塊主要包括供排水、污水處理、路燈照明、石油燃氣、清潔能源、光伏發電、林業碳匯、智慧停車、城市服務、民生保障等。
5.農業板塊主要包括行政區品牌運營、糧食儲備、農業種業、農產品深加工、集貿市場、冷鏈物流、中央廚房、屠宰、配送等。
(二)謀劃搭建我市第二個市屬國資百億級平臺(企業名稱待定),并作為商業類平臺,該平臺包括4個板塊企業。
6.翠山湖大園區板塊主要包括翠山湖大園區建設、開發、運營,水暖衛浴產業配套基地(共性工廠),生物醫藥產業園等。
7.工業產業及房地產板塊主要包括工業地產、商業房地產、城市更新(三舊改造)、鄉鎮工業聚集區、翠山湖以外的園區投資等。
8.文旅集團板塊主要包括文旅產業、鄉村振興、文化傳媒、商業廣告、醫療養老等。
9.資產托管板塊主要包括行事單位經營性資產、公房管理、殯葬服務,涉及原公安、金融等歷史遺留企業的托管。
三、優化整合路徑
按照“分類管理、分步實施”的原則,通過置換、并購、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進行,并結合融資計劃分步實施。
(一)初期目標
2022年年底前按照“成熟一個推進一個”的原則完成九個業務板塊的整合管理:
1.開平市公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要承擔公益類平臺工作,管理屬下建筑集團、資本投資、交通運輸、公用服務、農業等五個板塊的業務。
2.謀劃成立商業類平臺公司(企業名稱待定)管理翠山湖園區、工業產業及房地產、文旅集團、資產托管等四個板塊,在商業類平臺未完成搭建之前,上述四個板塊暫由翠山湖管委會和市資產辦分別管理。
(二)中期目標
2024年年底前完成商業類平臺公司組建,將翠山湖園區、工業產業及房地產、文旅集團、資產托管等四個板塊公司過渡調整至商業類平臺公司管理。
(三)遠期目標
力爭在2027年年底前將商業類平臺公司培育成我市第二個百億級平臺公司。
四、管理框架
整合后,按照管理層級原則上不超過3級(平臺公司—產業集團—運營公司),3級公司下最多可增設1級項目公司的原則,核定兩家平臺公司和九個產業板塊集團公司作為市管企業進行管理,形成我市國有企業“3+1”的管理架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繼續充分發揮開平市市屬國有企業改革工作協調小組的作用,統籌開平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協調解決國資國企做強做優做大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研究部署重點工作任務,審定國資國企發展戰略、規劃和布局。
(二)加強制度建設
1.研究制訂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堅持黨管國有企業干部原則,涉及市管干部的崗位,由市委組織部門任免,專業人才實行市場化選聘。
2.建立經濟效益與工資總額聯動機制,實行“增人不增工資總額、減人不減工資總額”的管理制度,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積極性。
1.以公用事業、城市更新、基礎設施、礦產資源、園區建設等為重點,建立完善市屬國企近期、中期投資建設項目庫,“十四五”期間,加強在交通城建、民生服務、農業水務、礦產資源、園區開發等多個領域的投資力度。同步規劃配套市屬國企中期融資,加快推進各重點項目的落地和投融資工作,推動各平臺和產業板塊的壯大發展。
2.市屬國資與鎮級國資加強合作聯動,抱團發展。市屬國企充分發揮信用評級、投融資能力和技術經驗等優勢,各鎮國企充分發揮屬地、資源、政策等優勢,實現兩級國企優勢互補,顯著增強市場競爭力和運作效率和效益,實現兩級國企共同發展壯大。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