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為深化數字政府改革,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我市按照《廣東省公共數據管理辦法》,依托省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平臺,依法依規促進公共數據高效共享和有序開發利用,發揮大數據作用,釋放數據要素價值,聚焦多個重點領域,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一、大數據分析助力疫情防控。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充分利用本地已掌握的疫情相關數據,在符合公共數據與涉疫數據相關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統籌開展數據應用。一是協助做好市事業單位、雇員、大學生村官、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等考試的考務和疫情防控工作,利用粵康碼數據開展考生健康情況分析,每日監測考生健康狀況信息,為考試保駕護航,確保考試安全、順利舉行。二是協助市人社局在“南粵家政”活動期間,分析所有參賽人員的核酸檢測記錄及每日粵康碼狀態,排查疫情風險隱患,助力活動順利舉行。
二、助推人才隊伍建設,助力人才補貼減證便民、提速增效。通過省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平臺的共享能力,打通多部門數據共享,助力市人才隊伍建設,單位或個人辦理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晉升補貼、高級技師生活補貼、在站博士后生活補貼等47項人才業務時,通過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驗證后,可在線獲取居民身份證、營業執照、不動產查冊等信息作為辦事材料提交,系統自動帶出用人單位和人才相關信息,各項業務需要填寫的信息平均減少70%。
三、大數據推動智慧公積金服務落地。為強化網上辦、掌上辦功能,促進公積金工作水平和效能全面提升,為繳存單位和職工提供更便利、更高效的辦事體驗,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通過省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平臺共享社保繳費、不動產查房查冊信息,通過江門市電子證照系統調用營業執照、身份證、不動產證、結婚證等電子證照,支撐公積金銷戶類提取、購房提取、還貸提取和公積金貸款申請、公積金個人賬戶設立等業務辦理時的身份核對以及提取條件審核,實現收款信息免錄入,提高公積金業務審批效率和準確率,優化客戶使用感知。
四、優化公租房審批流程,提升住房保障管理和服務水平。我市作為全國公租房app(掌上公租)推廣應用19個試點城市之一,為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全面落實公租房app建設推廣工作,公租房app依托省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平臺,開發一鍵審批功能,實現七個部門數據互聯互通,申請人提交個人身份信息辦理實名認證并提交相關申請資料,即可在線上聯合核查不動產、民政、車輛、社保、工商、退役軍人、公積金七大信息,核查時間由原來30天壓縮至2天,大幅提高住房保障審批效率。
五、運用大數據推動法律援助事業發展。2021年4月以來,市法律援助處運用公共數據資源共享,提高法律援助申請核查審批效率,全面提升法律援助質量,實現社矯/安幫記錄、低保人員、低保家庭成員、江門社保記錄、宣傳部地方性紅名單信息、不動產登記證明(查冊信息)、法律職業資格、執法人員資格、個人公積金賬戶信息等9項數據在線查詢核驗,窗口實行當天受理、當天審批、當天指派,提供一次性完成申請法律援助服務,進一步做到惠民、便民。截至目前,通過“大數據”核查已經受理申請類法律援助案件超162件。
六、探索數據要素流通,實現公共數據資產憑證創新試點。2021年,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攜手市社保局、江門農商銀行,在全國首發“自然人參保繳費”公共數據資產憑證,推動憑證在“市民閃電貸”場景落地實施。截至2022年6月底,全市已有4204位貸款人授權生成了“自然人參保繳費”公共數據資產憑證,授信貸款4214萬元,實現公共數據資產憑證的1.0模式,釋放出數據資產的潛在價值,激發個人信貸活力。今年,在省政數局的專業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我市更試點實現了融合數據元件的數據資產憑證應用,于6月9日,頒發了全國首張融合數據元件的數據資產憑證,率先實現多源數據承載于一張數據資產憑證,并成功實踐“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進一步提高數據流通效率和安全。
接下來,我市將深入“為民聚數,以數增效,用數便民”,大膽破局,持續創新,促進公共數據高效共享和有序開發利用,持續推動公共資源開發利用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