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為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加強對新增工業項目用地的管理,促進項目節約、集約、高效用地,提高引進工業項目的質量和水平。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以土地資源節約為重點,堅持節約優先,統籌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政策激勵與執法監管,加快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轉變,不斷提高土地承載力和產出率,提高招商選資水平,把開平市建設成為宜業宜居的現代產業城市。
二、政策要點
(一)綜合評價、高分優先。本辦法將對適用范圍的項目從產業定位、產出效益、投資規模、投資強度、容積率、科技水平、環保要求、能耗水平、品牌效益等方面進行量化綜合評分。其中,基本條件為必須滿足項,基本條件達不到50分的申請項目將一票否決,得分較高者可優先享受政府各項配套服務。
(二)動態管理、統籌安排。對擬競買土地的申請項目采取滾動管理,新增項目在受理并通過綜合評分后,即納入新增國有工業用地準入項目庫進行管理,并擇優統籌安排項目用地。本辦法的評價指標標準將隨相關政策變動而及時調整。
(三)后續監管、確保效益。加強工業用地準入項目的后續監督和約束,實行項目前期、建設、竣工、投產和達產全程檢查監管和考核評估,確保項目單位嚴格依照投資承諾的責任和條件實施,并作為日后監督管理和獎懲的重要依據。
三、辦理程序
(一)評審程序
項目初選→項目評審(項目初審→準入評審)→土地出讓→簽署合同
項目初審:評審小組辦公室召集評審小組成員單位召開項目用地準入初評會議→評審小組各成員單位于初審會議后5個工作日內完成項目評價,填寫《開平市新增工業項目用地準入評價表》報評審小組辦公室→小組辦公室匯總意見后報項目評審小組
準入評審:評審小組組長主持召開評審小組工作會議,對項目用地準入進行綜合評價并出具評審意見
土地出讓:市國土資源局、發改局、科工商務局和屬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管委會根據項目供地計劃、工業項目用地準入基本條件和評審意見,擬定出讓地塊的出讓條件,并辦理有關報批手續。
簽署合同:對通過準入評審的項目,投資者在項目用地“招拍掛”成交確認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須與開平市新增工業項目所屬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管委會簽訂《開平市新增工業項目投資合同》
(二)提交資料
1、項目初選
項目所在鎮(街道)、管委會提交項目資料(申請表、承諾書、可行性報告、市國土局出具的用地紅線圖(測繪中心蓋章))至開平市招商工作例會,招商工作例會通過后出具同意函。
2、項目初審
(1)招商出具同意函
(2)《開平市新增工業項目用地準入投資申請表》
(3)《開平市新增工業項目投資承諾書》
(4)申請用地項目可行性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投資者基本情況;投資項目基本概況(包括產業方向、投資總額、用地面積、投資強度等);項目的工藝流程、技術指標情況;項目能耗指標分析(項目生產中的原料、輔料及總體能耗和單位能耗情況);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情況和污染情況以及主要治理措施等);項目建設的時間進度;經濟效益分析;投資結論。
(5)公司的營業執照(如未辦理多證合一還須提交稅務登記證和代碼證)的復印件
(6)公司經具備資質的中介機構審計的企業上年度會計報表和近期財務報表
(7)公司獲得的證書、榮譽(如ISO認證、專利證書、產品認證、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等,或屬于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或同行業的排名情況)復印件
(8)公司上一年度的納稅證明或其他稅收證明文件
(9)市國土局出具的用地紅線圖(測繪中心蓋章)
(10)項目所屬鎮(街)、管委會出具的報送函以及開平市新增工業項目用地準入項目移交清單
以上資料除了第(1)、(10)項外,其他資料均一式三份。
四、政策答疑
(一)哪些項目需要進行準入評審?
答:開平市新增國有工業用地項目,也就是說只要符合不是新增的、非國有的、非工業用地、非工業項目其中一項的都不需要按照出臺的新增工業項目用地準入管理辦法進行評審。
(二)項目準入評審的標準是什么?
答:由各職能部門從產業定位、產出效益、投資規模、投資強度、
容積率、科技水平、環保要求、能耗水平、品牌效益等方面進行量化綜合評分,總分100分,其中準入基準分50分,加分項目50分。基本條件為必須滿足項,基本條件達不到50分的申請項目將一票否決。
(三)通過用地準入評審的項目有什么扶持?
對在2017年9月1日起新引進,并在工業項目用地準入評審中綜合得分達到90分以上的先進制造業項目,適用《開平市先進制造業項目扶持獎補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