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全面開展以來,開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堅持層層帶動、精心組織實施,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當前正在開展的重點工作緊密結合、統籌推進,著力打通黨史學習教育“最后一公里”,讓每一名退役軍人黨員都學起來、動起來,把退役軍人黨員身份亮起來,讓退役軍人黨員稱號響起來,使退役軍人黨員形象樹起來。
整合工作職能,“三大保障”層層發力。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開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以此為契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習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軍地合力推動退役軍人工作。各鎮(街)基層武裝部加掛退役軍人服務站牌子,實行“一套人員、兩塊牌子”,制定《軍地合力推動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職責分工方案》,進一步明確市、鎮(街)、村(社區)三級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職能,層層發力,做好退役軍人黨員教育管理。同時,設立專武干部,建立協同工作機制,為新兵、現役軍人、軍屬、退役軍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組織保障、人員保障和機制保障。
整合辦公場所,強化黨史學習教育陣地建設。各鎮(街)退役軍人服務站與基層武裝部實行合署辦公,實現共享共用,整體重點體現黨的領導主題,強化“軍”的特色,營造“紅”的氛圍,進一步強化打造黨史學習教育新陣地。辦公場所設置“五室一廳”:辦公室、接待室、榮譽室、資料室、學習活動室,以及部分有條件的鎮(街)設立了服務大廳,為退役軍人提供了各類黨史學習資料以及退役軍人相關雜志,成為退役軍人黨員開展黨建活動的重要場所,充分發揮基層服務站陣地作用,成為退役軍人黨員身邊的紅色教育和學習陣地。
配強人員隊伍,激發退役軍人黨員“紅色細胞”。一方面,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各鎮(街)退役軍人服務站選優配強隊伍人員,優先聘用優秀退役軍人服務退役軍人工作;另一方面,調動、激發社會各界退役軍人力量,打造僑鄉特色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實現“一村一隊”,發揮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員作用,確保打通黨史學習教育“最后一米”。組織村級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常態化走訪聯系退役軍人,上門向退役軍人進行相關政策法規宣傳,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并及時了解思想動態和生活困難,把黨和政府的關愛送到老兵心中。(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相關附件:
自黨史學習教育全面開展以來,開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堅持層層帶動、精心組織實施,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當前正在開展的重點工作緊密結合、統籌推進,著力打通黨史學習教育“最后一公里”,讓每一名退役軍人黨員都學起來、動起來,把退役軍人黨員身份亮起來,讓退役軍人黨員稱號響起來,使退役軍人黨員形象樹起來。
整合工作職能,“三大保障”層層發力。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開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以此為契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習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軍地合力推動退役軍人工作。各鎮(街)基層武裝部加掛退役軍人服務站牌子,實行“一套人員、兩塊牌子”,制定《軍地合力推動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職責分工方案》,進一步明確市、鎮(街)、村(社區)三級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職能,層層發力,做好退役軍人黨員教育管理。同時,設立專武干部,建立協同工作機制,為新兵、現役軍人、軍屬、退役軍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組織保障、人員保障和機制保障。
整合辦公場所,強化黨史學習教育陣地建設。各鎮(街)退役軍人服務站與基層武裝部實行合署辦公,實現共享共用,整體重點體現黨的領導主題,強化“軍”的特色,營造“紅”的氛圍,進一步強化打造黨史學習教育新陣地。辦公場所設置“五室一廳”:辦公室、接待室、榮譽室、資料室、學習活動室,以及部分有條件的鎮(街)設立了服務大廳,為退役軍人提供了各類黨史學習資料以及退役軍人相關雜志,成為退役軍人黨員開展黨建活動的重要場所,充分發揮基層服務站陣地作用,成為退役軍人黨員身邊的紅色教育和學習陣地。
配強人員隊伍,激發退役軍人黨員“紅色細胞”。一方面,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各鎮(街)退役軍人服務站選優配強隊伍人員,優先聘用優秀退役軍人服務退役軍人工作;另一方面,調動、激發社會各界退役軍人力量,打造僑鄉特色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實現“一村一隊”,發揮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員作用,確保打通黨史學習教育“最后一米”。組織村級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常態化走訪聯系退役軍人,上門向退役軍人進行相關政策法規宣傳,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并及時了解思想動態和生活困難,把黨和政府的關愛送到老兵心中。(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