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自2023年入選省級“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及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以來,大沙河水庫移民村——馬岡鎮紅豐村,搶抓發展機遇,在特色產業壯大、和美鄉村提質、文旅資源深挖上全面發力,探索出一條從“遷居”到“安居”再到“樂業”的特色振興之路。

在“馬岡優品”紅豐馬岡鵝養殖場,成群的肉鵝在現代化大棚內茁壯成長。這個由紅豐、大布等5村聯建、依托120萬元鄉村振興專項資金建成的養殖場,棚舍占地1380平方米,年出欄肉鵝達3萬只。通過“馬岡優品”統購直銷模式,該場每年為村集體創收15萬元,并有效帶動村民就業。目前,其二期項目已進入建設中期,建成后肉鵝存欄量將達13000只,預計每年為村組兩級增收45萬元。

產業發展是紅豐村振興的核心引擎。2023年5月,紅豐村成立開平市首家村級強村富民公司——開平市紅豐強村富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這一平臺,紅豐村有效整合資源,盤活閑置土地、突破地域局限,建設起馬岡鵝預制菜、馬岡鵝苗孵化等研發推廣中心,通過跨村流轉、引入第三方種植等方式,實現辣椒、紅薯等農產品規模化種植。產業活力迸發,推動村組兩級集體經濟收入在2024年躍升至235萬元,為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我們分批對村內的路面、路燈、房屋結構等進行了改造加固,有效改善了居住環境。”紅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梁日光說道。

作為大沙河水庫移民村,紅豐村不僅發展產業,更著力提升人居環境與治理效能。村里修繕活化移民安置房,部分改造為黨員教育站,賦予老建筑新功能;翻新升級村道,完善休閑公園等公共設施,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質。此外,紅豐村積極擁抱數字化浪潮,推動建成數字紅豐管理平臺,整合村務管理、便民服務等功能,讓村民辦事更便捷,成功入選全省首批數字鄉村試點村。
梁日光回憶說:“紅豐村數字服務平臺啟動較早,2022年就有了初步構想。‘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我們進一步加快了建設步伐。目前,平臺已整合了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道德積分制、關愛老人、網格員綜合服務等多項功能,極大地方便村務管理,提升工作效能。”
村民梁伯表示:“我們原本不打算回村住,但村莊整修得這么漂亮,就搬回來了。現在路也修得很好,以前的爛泥路全變成了平整的水泥路,整潔又方便。”

依托毗鄰大沙河水庫的優質生態資源,紅豐村精心布局,深入挖掘文旅潛力,承載移民記憶的六圩水庫移民公園、觀山湖棧道、休閑碧道及“鵝來登”特色民宿相繼建成,還打造了集展示與銷售于一體的“馬岡優品”旗艦店和馬岡肉鵝地理標志文化館,將生態觀光、文化浸潤與特色消費有機串聯,逐步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鄉村旅游產業鏈。
從昔日的水庫移民安置點,到今日產業興旺、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的省級典型村,紅豐村正沿著“遷居-安居-樂業”的特色振興路徑穩步前行,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新圖景正在孔雀湖畔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