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自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來,龍勝鎮橋新村堅持立足自身優勢,以盤活閑置資源為著力點,依托多點聯動模式,實現抱團推動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雙重增長。2024年,橋新村的村組兩級總收入136.84萬元,同比增長68%。
村企聯動,實現“碎地成金”破解要素瓶頸
橋新村堅持問題導向,針對過往村內土地分布零碎散亂、利用率低等問題,創新探索土地“盤活路徑”,以村企聯動為抓手,推動零碎閑置土地整合利用,讓“空置田”轉變為“致富田”。村總支部充分發揮“總有黨員在身邊”黨建品牌作用,由村委會充當“領頭雁”,引導黨員干部對村內的轄區資產資源進行全面摸排登記。同時,打造“村委會+企業+村民”的多維合作模式,通過村小組委托、村委會統籌連片流轉的方式,將摸排登記的碎片化土地進行整合盤活,并引進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統一運營,實現零散土地集成化種植,有效喚醒“沉睡”資源,搖身變為集體經濟增收的“活水”。目前,橋新村以“水稻+馬蹄”輪作種植模式共流轉農用地約300畝,后期規劃流轉農用地約500畝,預計村集體經濟增收約2萬元/年。村企聯動整合土地資源不僅有效推動集體經濟增收,還創造了更多就業崗位,帶動周邊村民50余人就近開展種植,實現集體和村民經濟雙增收。
村組聯動,創新“借雞生蛋”點燃致富引擎
橋新村聚焦村組閑置資源實行精準施策,緊盯轄下竹林村小組閑置留成地,采用“以上帶下”的村組聯動模式,對留成地進行盤活利用,實現“寸土”向“寸金”轉變。橋新村以竹林村小組為示范點,積極推廣“小組出地、村委出力”的村組聯姻合作模式。將竹林村小組的留成地發包出租,由橋新村負責土地開發建設和統一經營管理,切實盤活第一期5畝留成地建設廠房。待廠房建成后,橋新村將緊抓金牛山產業園工業資源溢出,以租賃的方式開展精準招商引資,重點瞄準五金制造、汽配生產等龍勝鎮特色產業領域,吸引優質項目和企業入駐,打造小微企業“孵化器”,助力企業向規?;?、集約化、專業化方向轉型升級,把閑置土地培育為集體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村村聯動,推動“連點成線”整合周邊資源
橋新村不僅積極探索縱向借力方式實現“上下聯動”,激發閑置留成地“沉睡余熱”,還在橫向發展維度上發力,積極發揮頭雁作用,聯動周邊“兄弟村”進行合作共建,打造橫向到村、縱向到組的立體共建模式。目前,橋新村已成功聯合現龍村、橋聯村投入約210萬元合作開發第一期5畝留成地,并結合各村投入成本進行計算收益,按照科學合理劃分的8:1:1比例分配廠房出租收益,實現資源高效共享、成本合理共擔、收益均衡分配,產生“1+1+1>3”的協同倍增效應。此外,橋新村將廠房建設與“總有黨員在身邊”特色黨建品牌進行深入融合,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廣泛動員鄉賢和社會力量參與鄉村建設,累計籌集資金60多萬元建設廠房周邊路網、排水等配套設施。目前,橋新村通過建成2000平方米標準廠房并成功招租,年均為村集體創收約23萬元,有效盤活資源資產,助力集體經濟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