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赤坎鎮紅溪村扎實推進典型村培育工作,發揮毗鄰赤坎華僑古鎮的區位優勢和優美鄉村環境等資源優勢,狠抓環境優化、資源整合、基層治理,積極探索“古鎮觀光+休閑鄉村游”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
狠抓環境提升
提升鄉村“顏值”
高標準編制《開平市赤坎鎮紅溪村村莊規劃優化提升(2022—2035年)》,明確產業和旅游發展的定位和目標,著力抓好農村綠美生態建設和鄉村風貌整治工作。構建綠美新格局,充分利用“四旁”“五邊”見縫插綠,組織黨員帶頭參加義務植樹,2024年新增種樹1317棵。因村制宜抓建設,紅溪村以赤坎古鎮周邊鄉村振興示范建設項目(一期)建設為契機,主動謀劃村莊發展方向,根據各自然村的資源稟賦、文化內涵等情況,完成紅溪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分類打造特色精品村1條、美麗宜居村3條、干凈整潔村6條。累計完成農房外立面微改造及風貌管控提升共160間、“三線”整治5.15公里、“三清三拆”260間、“四小園” 建設39個、垃圾清理1500噸、雨污分流和巷道建設5.1公里、水塘護欄整治2.3公里,農村人居環境和鄉村風貌得到明顯提升。
狠抓資源整合
提升產業“價值”
積極承接景區流量提升村集體收入,發揮赤坎華僑古鎮景區入口的區位優勢,利用村面及村內閑置地,設置鷹村、長安村、蓮蓬村、大蓢村等4個自然村停車位,不僅解決游客高峰期停車難問題,同時提高村組集體經營性收入。通過整合資源招引農文旅項目,成立開平市紅溪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整合盤活碉樓、閑置農房、村邊建設用地等優勢資源,狠抓鄉村農文旅產業招商。利用鷹村資源引入投資3000萬元的紅溪鷹村田園綜合體項目,采取“鎮政府+項目公司+村集體+村民 ”共建共創共享的合作模式,打造建筑研學基地 、精品民宿、露營地等業態。利用G325國道邊房屋資源,引進漁粵人家、文亮餐廳等特色餐飲。利用流轉整合的農田,引進江門供銷社建設示范性供銷農場,探索“社村” 融合,將絲苗米種植、深加工 、旅游手信銷售結合起來高標準打造。
狠抓基層治理
提升幸福“閾值”
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通過積分制、清單制、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基層治理模式,引導群眾、無職黨員積極參與到典型村創建中來。鷹村、北興村等自然村在修建魚塘護壁中,采取主動補償或減免魚塘租金的方式,自行解決養魚戶損失;蓮蓬村村民自籌5000元捐贈給村委會,專門用于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工作;鷹村村民主動拆除自家庭院圍墻,讓出部分空間,用于鷹村入村道路拓寬。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通過盤活紅溪小學物業,建設赤坎鎮自助圖書館、籃球場 、停車場等文化休閑設施,大幅提升了紅溪村群眾在醫療、教育、交通等方面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