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農業農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近年來,開平市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高質量推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如今的開平,農業產業生機勃勃、活力滿滿,田間地頭綠意盎然、生機無限,一幅“農”墨重彩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新中國成立75年來,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出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實現了舉世矚目的跨越發展。僑鄉大地上,農業發展有了新成就、農村建設有了新面貌,農民生活也有了新變化。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鄉村不再是貧困與落后的代名詞,而是孕育著無限希望的熱土。

大沙鎮位于開平市西北部天露山東麓,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然而,在諸多山水風光的背后,大沙鎮也是全市唯一限制工業發展的鄉鎮。坐擁優質的生態資源,如何用好并創造綠色財富?立足大沙鎮實際,開平市謀劃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
開平市大沙里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梁瑞欣 :茶葉是開平四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之一,近年來,在開平市委、市政府推進全域鄉村振興和創建“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的號召下,我們大沙里歡茶谷積極開展生態修復和環境改造工程,“以茶促游”助力產業振興和生態振興。

2022年6月,開平市茶葉產業園成功入選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以大沙鎮為核心,開平市著力構建“一核兩心三區”的產業格局,產業形態涉及生產、加工、研發、示范、服務、旅游等全產業鏈條,大沙茶迎來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
梁瑞欣:目前,我們園區規模超6000畝,其中種植茶園面積達3000多畝,直接帶動周邊農戶就業超300人,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三效合一。

只有實現產業振興,才能保持鄉村經濟發展的旺盛活力,筑牢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以“開平優品”等“1+8”行政區品牌為依托,開平市大力發展大米、馬岡鵝、茶葉、禽蛋四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建強茶葉、家禽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國家級家禽現代農業產業園,持續推動馬岡鵝預制菜產業園建設,提升農產品深加工水平,不斷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開平市盛毅家禽養殖有限公司行政助理許立珊:我們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成立至今我們一直專注于馬岡鵝養殖、種蛋孵化和鵝苗銷售,致力于成為行業內的專業養殖公司。作為馬岡鵝產業的龍頭企業,在公司發展的十年時間里,我們深深感受到開平市委、市政府對農業的關注和支持。我們也希望能夠更好地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助推馬岡鵝產業發展得更好,讓馬岡鵝走進千家萬戶。

農村是廣大農民群眾的家園。把農村建設得美好,農民群眾才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百合鎮茅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周錦彬:我們主要是完成了村里的巷道硬底化、暗渠化,還利用村里的閑置用地打造了“四小園”。茅岡圩的定位是服務整個片區,所以目前還在按“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打造,以前破爛的街道現在已經全部硬底化,“三線”整治工作也已經完成。
以周文雍陳鐵軍烈士陵園、周文雍故居等本土紅色資源為依托,茅岡村將轄區內豐富的紅色資源串點成線,并圍繞“紅色追思之旅、百年僑圩風韻、市井圩市之味”三條主線,加快實施茅岡圩活化重構項目,為紅色文化產業發展賦予新動能。

周錦彬:村民評價都很好,環境整治之后,村里更多閑置用地得到了更好的利用,方便了群眾,也給他們帶來了更好的生活環境。現在我們還在謀劃,先把基建做好,然后再朝著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目標進行招商引資。
2020年以來,開平市累計完成“三清理”約17萬宗(處),清理雜草雜物、積存垃圾約11萬噸、溝渠池塘溪河淤泥8.1萬立方米,“三拆除”逾2.8萬宗(處)約100萬平方米,“三整治”逾2.3萬宗(處),全市90%以上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標準。
今日之開平,鄉村建設新曲正酣,鄉村振興前景光明。一項項政策落地見效、一件件實事加快解決,廣大農民的美好愿景加速成為幸福實景。隨著各種新業態的出現,土地給了年輕一代無限的發展空間,他們創新思維、用好資源,將熟悉的鄉村打造成充滿希望的秀美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