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新春至,年味濃
這幾天
蒼城鎮樓田村委會平安村
塘口鎮岡陵村委會東明村
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歡快喜慶的音樂在村里回蕩
村民們都忙活著準備
一場盛大的外嫁女回娘家活動

2月13日,記者來到平安村,親身體驗了這一團團圓圓、熱氣騰騰的傳統活動。
當天上午,村道兩旁已經插滿了五彩繽紛的彩旗,村口的紅地毯鋪設得整整齊齊。伴隨著鞭炮聲和鑼鼓聲,上百名身著盛裝的出嫁女或高舉標語、撐起油紙傘,或肩挑果籃,她們在舞龍隊的引領下,沿著村道歡快地前行,向村中心進發,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沿途,村民們夾道歡迎,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溫馨和熱鬧的一幕,共同感受濃厚的團圓氛圍。


“今天真的非常開心,可以在春節這樣美好的日子里,與鄰里街坊一起相聚,看望年邁的父母,還能見到多年未見、遠嫁他鄉的姐妹們。十分感謝娘家人的精心組織,讓我們有感受到家的溫暖。”外嫁女謝巧玲感動地說道。

“同飲故鄉水,共敘家鄉情。雖然這些女兒們已經走向了四面八方,但無論她們身在何處,家鄉總是她們心靈深處永遠的港灣。這次邀請她們回到家鄉,不僅能感恩父母,也能重溫鄉情。”平安村村主任謝恒東表示,“從去年10月份開始,我們就開始籌備各種精彩的演出活動,活動的經費由村民共同籌集,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能享受一個精彩紛呈的春節假期。”

外嫁女回娘家的活動,不僅是培育優良傳統家風、家訓文化和孝道文化的生動實踐,還充分展現了外嫁女熱愛家鄉、姐妹團結、孝敬長輩、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近年來,平安村依托當地文化優勢,積極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引導廣大群眾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倡導者、傳播者和踐行者,有效推進了村子的文明程度和鄉風文明。

“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文化的振興。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對于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未來,我們將繼續舉辦各種農村文化活動,凝聚村民參與的力量,發揮文化活動在凝聚人心、淳化民風中的重要作用。”謝恒東說。
2月15日大年初六
塘口鎮岡陵村委會東明村舉辦
建村800周年暨鄉親聚會慶典
約1800名海內外鄉親齊聚一堂
共敘鄉音鄉情
共賀新春佳節
感受家鄉新變化

當日上午,東明村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舉行了出嫁女回娘家儀式。在醒獅的引領下,該村300多名出嫁女身著鮮艷旗袍,或手撐油紙傘、高舉標語,或肩挑禮擔,帶著幸福的笑容,一起踏上充滿兒時回憶的道路,共同感受東明村鄉村振興的建設成果。一路上,鄉親們夾道歡迎,喜慶的隊伍從村口一直延伸到村內,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出嫁女楊冠鼐:“我從澳門回來的,今天回娘家見到父老鄉親,我非常感恩,他們很用心地歡迎我們,籌備了很多,東明村永遠是我的娘家。雖然村貌變得漂亮了,但是父老鄉親、姐妹情誼不變,所以我感觸很大,以后我會帶動外嫁女一起為鄉村貢獻力量。”
出嫁女楊月芳:“今天是第一次參加出嫁女回娘家活動,心情特別高興,最大的出嫁女年齡為80多歲,我也有70多歲,姐妹個個都很齊心協力建家鄉,希望家鄉越來越好,繁榮昌盛。”

昔日同飲家鄉水,今朝共敘思源情。東明村文化底蘊深厚,至今已有800年建村歷史。近年來,東明村把鄉村振興與鄉風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此次活動充分展示了東明村團結奮進、文明和諧的精神風貌,不僅讓鄉親們看到了家鄉新貌,也增強了大家的歸屬感和凝聚力,更把鄉情鄉愁轉化為回饋家鄉、助推鄉村振興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