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近日,開平市1鎮10村入選廣東“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村名單,為充分展現首批典型鎮村的標桿性、示范性,加快把短板變為潛力板,激勵帶動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在不同賽道爭先進位,推進開平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突破,開平市融媒體中心推出《亮思路 助振興》欄目,挖掘特色、擦亮名片,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
近年來,開平市沙塘鎮紅嶺村堅持以黨建引領,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探索農村管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條“借鑒城市管理提升農村治理、引進特色產業促進集體增收”的和美鄉村新路徑。 沙塘鎮紅嶺村村民勞毛仕:“我小時候這些路全都是泥路,下雨根本走不了,魚塘的水會淹上來,很不方便。現在環村路全都是水泥路,出門都很方便。以前的廁所全是旱廁、又臭又臟,根本不想進去,現在都改造得很好、很衛生。” 提起家門口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變化,在紅嶺村生活了70年的老村民勞毛仕感慨不已。 改造前 改造后 以解決廣大群眾身邊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紅嶺村扎實推進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在大力開展廁所革命、垃圾革命、村莊清潔行動的同時,完成了村內外的道路硬底化,道路也安裝路燈,做到村莊主干道亮化“全覆蓋”,村莊環境發生著從里到外的變化。 改造前 改造后 沙塘鎮紅嶺村黨支部書記 村委會主任勞北漢:”黨員干部帶頭發動村民,把村旁的竹林打造成家禽飼養區,同時清理村內亂搭亂建,統一建設了新的雜物房,成功解決了村里家禽散養和雜物堆放的兩大難題。” 如今,紅嶺村的家禽飼養區搭建在竹林里,與村民生活區被環村路隔開,既改善了人居環境,也讓村民可以維持原本的生活方式。 沙塘鎮紅嶺村村民勞事逵:“以前都是竹林,還有亂搭建的小屋、雞屋豬欄,看上去亂七八糟,雜草叢生,滿地都是雞糞,人都不愿意四處走。現在村容村貌非常干凈,綠化也完善了,晚上吃了飯村民都愿意出去散步。” 在實現了村容村貌“一煥新”、邁出了宜居宜業“一大步”后,紅嶺村在產業發展上也闖出了實業富民“一條路”。 沙塘鎮紅嶺村黨支部書記 村委會主任勞北漢:”紅嶺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統籌村集體、村小組盤活閑置土地資源,集約連片發展,引進項目公司開發紅嶺村柑橘產業基地和綠化苗圃種植園。同時,加強與村內企業的合作,暢通村企合作共建渠道,提升土地流轉價值,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 立足新起點,紅嶺村將積極探索“黨建+N”融合發展模式,持續美化鄉村環境,進一步深挖、盤活本村資源,探索村級項目發展合作共建新渠道,通過多渠道、多類型、多元化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全力助推開平市“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