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赤水鎮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把“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作為“頭號工程”,大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走好“三產融合”促鄉村產業振興發展道路,全力打造“一帶三區”發展新格局,以一域之光為開平市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示范縣增添光彩。

黃錫球 攝
擘畫三產融合新藍圖,做強產業支撐
赤水鎮牢牢抓住黨建引領產業發展這一主線,一是筑巢引鳳,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主動搶抓機遇,謀劃打造2500畝的水仔口健康食品產業園,主動前往廣州、佛山、云浮、肇慶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深入對接光伏、羊奶制品生產、預制菜、醬油加工等意向項目。二是全力構建“一帶三區”發展新格局,以赤水河南北貫穿全鎮為鄉村振興示范帶,串聯發展北部沙洲田園樣板示范區、中部“水仔口”健康食品加工區、南部獅山綠色生態發展區。三是發展壯大鎮域綜合實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強“赤水優品”行政區品牌,做好高標準農田改造、撂荒地復耕和墾造水田工作,打造高龍番薯種植示范基地和2個高效農業種植園示范區;堅持項目為王,全力推動金籮米業項目、廣州發展農業光伏項目、信順礦業建筑用石生產線建設項目、紡紗項目等建成投產;大力發展文旅產業,積極串聯赤水紅樓、黃金島、鶴仔蓢等特色文旅景點,謀劃盤活赤水溫泉項目,激發文旅經濟虹吸效應。

探索“兩山”轉化“新路徑”,做活生態資源
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謀劃赤水墟--沙洲片區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實施羊路朱屋村優化提升項目、沙洲水井坑村環境提升等工程,建設鄉村休閑公園;利用沙洲墾造水田項目區5畝建設用地,建設絲苗米產業文化中心;依托廣州發展農光互補光伏項目,推動山楂制品與光伏項目融合發展,創建“農業+光伏”的政企村合作示范點,全力打造農業經濟、光伏旅游與新能源協同發展的一體化經濟體;流轉圩鎮周邊1000畝農田,打造撂荒地轉變美麗田園樣板區;發展林下經濟產業鏈,種植沉香樹、澳洲堅果、嘉寶果、香水檸檬、南方山楂、柑橘等近7000畝,培育一批特色林下經濟品牌,將嘉寶果、香水檸檬、番石榴、蓮霧、柑橘等一批優質水果列入“赤水優品”產品名錄,做大做強水果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突出碧水藍天生態治理,全面推進林長制,加強森林、水資源保護,提高生態碳匯能力,發展碳匯經濟。

建設鄉村振興“幸福路”,做實民生福祉
赤水鎮厚植民生福祉,重點實施投資575萬元的羊路朱屋村水庫移民美麗家園特色村、投資280萬元的魚塘尾水處理工程、沙洲水井坑村環境提升工程、沙洲回龍村四小園等項目;推進東山片區革命老區村人居環境提質工作,利用水庫移民村資金政策打造美麗老區家園;全力推進農村道路硬底化建設和農村“廁所革命”;實施東山墟至高龍村路段太陽能路燈安裝工程;落實自建房安全排查,做好墟鎮污水處理廠擴容工作,提高生活污水處理率;全力推進白沙水重點支流整治,做好一批治水興水工程;繼續抓好禁毒工作,積極創建禁毒示范鎮;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產、信訪維穩、食品安全、創文、森林防火等工作,不斷夯實發展基石。

潮平岸闊,奮楫爭先。赤水鎮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實施“百千萬工程”為抓手,聚焦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全力推進“三產融合”和構建“一帶三區”發展新格局,努力譜寫經濟強、環境美、社會穩、民生優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