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近年來,大沙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持續深化“生態保護、鄉村振興、全域旅游”三結合發展模式,扎實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向縱深發展,取得一定成效。
攝影/彭偉宗
接下來,大沙鎮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江門市委和開平市委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有關工作部署,立足山水風光特色鎮定位,結合“狠抓落實年”工作要求,以時間節點倒逼工作任務完成,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落實,積極爭創“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示范鎮,為我市爭創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示范縣貢獻大沙力量。
建強指揮體系 為“百千萬工程”提供堅強保障 把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作為“書記工程”抓緊抓實,成立由大沙鎮黨委書記任總指揮,鎮長和分管鄉村振興的副書記任常務副總指揮,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總指揮,部門單位負責人和村(社區)書記任成員的大沙鎮“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同時,按照“一線七片區”的總體空間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及時制定大沙鎮“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方案,重點強化人、財、物保障,確保大沙鎮“百千萬工程”有序推進,務求實效。 加強學習宣傳 為“百千萬工程”凝聚強大合力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茶鄉講堂”“鄉村振興大家談”等陣地載體作用,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學深悟透上級政策文件精神,并結合實際理清工作思路、細化工作目標,分解工作任務,切實把廣大鄉村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把基層群眾的力量全部調動起來,凝聚在一起,切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形成推動大沙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壯大鎮域經濟 為“百千萬工程”做實產業支撐 堅持“生態立鎮、產業強鎮、文旅興鎮”發展思路,加快茶葉產業園建設,推動大沙里·歡茶谷、五邑天露山風景區、特色茶文化中心、天露仙源·沃江茶園等重點項目和煜宇燈飾廠、碧之源大樓等項目開工建設,積極協調推進礦泉水基地、匯大鄉村酒店、食用菌產業園等項目建設,以“大沙優品”為牽引,深挖“山、水、茶、花、果”等自然資源,講好大沙故事,持續培育壯大茶葉、絲苗米、貢柑、水庫魚、民宿等特色綠色生態產業,帶動群眾就近就地創業就業和增收致富。 建設和美鄉村 為“百千萬工程”打造大沙示范 積極開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行動,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一是堅持“鞏固提升”,持續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扎實推進“廁所革命”、“四小園”、農村雨污分流、鄉村風貌提升、“水美鄉村”、“茶韻小鎮”等工程項目建設,切實提升圩鎮和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水平。二是堅持“以點帶面”,積極推動鄉村連片發展。以鄉道Y756為“線”,串聯環庫生態社區片區、美麗圩鎮(茶韻小鎮)片區、群聯大沙里·歡茶谷片區、新星欖坑梅林片區、聯山佛嶺山茶旅融合片區、崗坪生態茶園片區和天露山森林公園片區,推動形成“一線串七珠”的鄉村旅游發展新格局,提升農文旅、茶文旅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和美新大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