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開平市關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2024年,開平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學細悟力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江門市委“1+6+3”工作安排和開平市委“六大行動”,全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
(一)發揮“關鍵少數”示范效應。組織開展全市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學考活動,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重點內容,提升“關鍵少數”依法履職能力。市委常委會會議開展專題學法6次,市政府常務會議集中學法8次。組織市四套領導班子成員、各鎮(街)主要領導參加“開學”大課堂“涉外法治保障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專題學習會。
(二)壓實法治政府建設責任。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謀劃并推進法治建設工作。市委書記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法治建設工作7次,對法治建設工作作出批示5次。市長主持召開市政府黨組會議部署法治政府建設重點任務,對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行政相關事項作出批示13次。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推進“放管服”改革。一是深化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建設。完善并發布1972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上線“一件事”主題集成服務事項116項,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創業。二是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印發《開平市城市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4—2026年)》,積極推進“數字灣區”建設。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自助辦,全市行政許可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100%,“粵智助”自助辦理終端覆蓋全市269個村(社區),涵蓋290項可辦事項。
(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是提升商事登記便利度。探索跨縣級區域“一照多址”措施,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6.59萬戶,同比增長4.27%。二是貫徹執行《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推進反不正當競爭“守護”專項行動,查辦案件6宗。三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我市獲批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本年度新增發明專利94件、注冊商標404件,4家企業被列入省專利密集型企業培育推薦名單。
三、完善依法行政體制機制,規范政府決策行為
(一)強化立法立規工作。一是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用。全年共征集社會各界對9部法律法規草案的意見49條,其中35條意見被上級立法機關采納。二是加強規范性文件制定全過程監督。全年政府規范性文件新制定1件、修訂1件、廢止1件,完成部門規范性文件備案1件。三是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行政規范性文件政策文件清理工作。重點清理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不合理規定,共廢止文件2件。
(二)加強重大項目法治保障。一是規范決策程序。我市將城市綠地系統、食品產業發展等重要規劃納入年度重大決策事項目錄,均嚴格履行法定程序并完成事先法律論證,有效防范決策風險。二是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市政府法律顧問為新橋水環境綜合治理EOD項目、開平市國儲林一期項目、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清查整治、“AA+”國資平臺建設、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建設、三埠港搬遷項目、生物醫藥產業協作等“百千萬工程”項目、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項目進行法律論證,市政府法律顧問室全年共出具法律意見136件。
四、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
(一)深化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一是加強執法隊伍力量保障。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力量保障工作的意見》,督促鎮(街)用足用好行政執法專項編制。二是開展綜合執法事項評估。我市向江門市反饋建議收回事項37項。三是落實標準化試點工作。編制并申報《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場所功能室管理規范》,為江門市建立綜合執法標準體系提供“開平經驗”。
(二)提升行政執法質量和效能。一是實施開平市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二是開展涉企亂罰款和職權下放重放輕管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處置執法問題線索5條。三是開展執法案卷交叉評查。加大重點領域執法監督力度,本年度抽查24個執法主體共109宗案卷。
五、健全矛盾糾紛化解體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一)推動矛盾糾紛化解提質增效。一是提升聯動聯調效能。深化“人民調解+N”模式,我市“數字法治+智慧司法+雙百行動”賦能“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獲評2023—2024年廣東省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優秀普法工作項目。二是創新打造“碉樓四式”人民調解工作法,培育“禾美開平”“恒叔調解室”等調解品牌。全市各類調解組織共調處糾紛1382宗,調解成功率達100%。
(二)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完善涉僑法律服務體系。我市與港澳開平同鄉會、青年會建立法務合作關系,擴大“司+僑”法律服務覆蓋面。二是對接民營企業法律服務需求。常態化開展“法治體檢”系列活動,全年共為企業開展法治宣傳10場次,審查法律風險點31個,提供法律咨詢215次,成功推動11項企業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實現優化升級。
六、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規范行政權力運行
(一)扎實推進政務公開。一是推動“五公開”和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常態化。市政府門戶網站全年共發布信息1906條,發布主動公開文件23份,編印政府公報5期。二是抓好依申請公開工作。市政府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2件,指導、督促各級責任單位辦理77件。
(二)重視各項監督。一是自覺接受外部監督。今年以來,共研究辦理人大代表建議56件、政協委員提案112件。各級行政機關共收到一、二審行政訴訟案件99件,其中法院通知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案件47件,應訴率達到100%。二是強化內部監督。全年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206件,審結185件,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179件,實質化解率為96.76%,同比提升1.59個百分點。開展審計(調查)項目15項,查出各類問題120個,已整改到位112個,整改到位率93.33%,同比提升8個百分點。
七、存在問題
(一)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仍存在不足。在深化改革等方面,個別行政機關對應當履行法定程序的認識、重視程度不夠,影響整體工作成效;部門間的信息壁壘尚未完全打破,信息的歸集和共享不夠智能化和集約化;對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認識不足,對需要公平競爭審查的情形把握不準。
(二)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決策監督管理存在短板。部分行政機關管理規范性文件的意識不強,存在內部審查把關不嚴、履行法定程序不規范等問題,影響規范性文件質量;對重大行政決策范圍及履行程序的認識不到位,影響決策的實施效果;未能嚴格落實政府法律顧問聘任、管理制度,法律顧問參與行政管理事務的深度與廣度不足,未能有效履行事先法律論證責任。
(三)行政執法體制和執法監督存在薄弱環節。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力量薄弱,人員、經費保障不到位;市直部門與鎮(街)行政執法協作聯動機制未完善,存在上級部門監管、指導“缺位”的問題,影響鎮(街)執法辦案質量。
八、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優化政務服務。推動應用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平臺,提升數據歸集共享效能,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創新工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二是堅持依法決策。強化依法決策意識,嚴格監管行政規范性文件,規范履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的法治保障作用,提升行政決策質量。
三是提升執法效能。落實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深化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強行政執法一體化平臺應用,加強縣鎮兩級上下聯動,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