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2月1日,江門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市長吳曉暉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同樣多次看到開平的身影,報告對開平市新一年發展指出了明確方向,寄予了深切厚望。江門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哪些內容與開平有關呢?一起來看看吧。
@壯大縣域經濟
2024江門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壯大縣域經濟,支持臺山、開平、恩平比學趕超,實現綜合實力新躍升。

開平城區。開平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2023年,在撤縣設市30周年的歷史時刻,開平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縣域實力不斷增進。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5.5%,高于省0.7個百分點,被確定為省“百千萬工程”創先類縣(市),獲批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
展望未來,開平將2024年確定為“改革攻堅年”,以改革的方式、創新的辦法、攻堅的力度,解決制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力爭當試點、爭創示范。2024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力爭達到6%。
@江門中微子實驗室
報告提出,加快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推動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完成探測器主體結構安裝。
作為國之重器,過去一年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建設穩步進行。目前,項目已完成大部分關鍵核心設備安裝,中心探測器安裝進度已超過70%,液閃混制與純化設備、反符合探測器等安裝、調試等工作也正在同步進行。

江門中微子實驗室位于開平金雞鎮大山深處。劉悅湘 攝
中微子主題科普基地(科普館)也啟動建設。項目選址于江門中微子實驗室旁,預計總投資2億元,規劃占地20972.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其中展教面積約6000平方米,有望成為全國首個以中微子為主題的特色科普館。
新的一年,開平將繼續推動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完成探測器主體結構安裝。同時,全力支持和配合中微子科普館建設,謀劃完善周邊文旅和配套基礎設施。
@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國家平臺
報告提出,要扎實做好新時代“僑”文章。加快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國家平臺,推廣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改革試點經驗。
過去一年,開平以江門開展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專項改革試點為契機,進一步優化華僑華人投資全流程,“江門·開平—港澳”跨境辦事專區可為港澳居民和企業辦理超500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建立便利華僑華人投資稅收服務聯動工作機制,成立江門市便利華僑華人投資稅收服務中心開平市分中心、開平市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2024年,開平將繼續積極推動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臺建設,用好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赤坎華僑古鎮等文化資源,加強與港澳旅游合作、文化交流,全力爭創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同時,加強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加快融入“數字灣區”,為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在該市創業就業、居住生活創造良好環境和便利條件;優化“N+僑”服務模式,提升“檢僑聯絡站”“赤坎涉僑法庭”服務水平;加快建立華僑華人高端智庫,用好華僑新生代數據庫,打造一批具有開平特色的僑務培訓基地。
@大型產業集聚區
報告提出,加快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及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建設,集中資源建好三個先行啟動區和主平臺核心區,力爭各項重點指標繼續保持全省前列。
去年,江門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開平片區超額完成上級考核任務,成功爭取1.14億元省級資金和458.88畝省基礎配套設施專項用地指標;生物醫藥產業專業園完成征地3239畝,引進永勝醫療等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2.42億元。
在此基礎上,新的一年開平將用好產業有序轉移省級資金、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多渠道拓展資金來源,高標準打造江門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開平片區和大型產業集聚區。
@做大做強建筑業
報告提出,繼續做大做強建筑業,推動建筑企業提資質、優品質、拓市場,力爭建筑業總產值突破600億元。
去年,開平建筑業做大做強。建筑業實現產值267.59億元,增長11%,產值約占全江門52.3%。建筑產業聯盟規模擴大,會員單位增至309家,設立幫扶鎮(街)建設項目庫269個,總投資約22.5億元。
2024年,開平將鞏固建筑產業優勢。發揮建筑業產業聯盟優勢,加強資源共享,創新技術和業務模式。探索優化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建筑業轉型升級。推動制造業與建筑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建立以標準部品部件為基礎的專業化、規模化、信息化生產體系。引導建筑業企業投身“百千萬工程”,推動幫扶項目加快建設。
@赤坎華僑古鎮
報告提出,打造大灣區優質旅居度假目的地,升級文化消費體驗,豐富赤坎華僑古鎮、長堤、西門墟等歷史文化街區業態。

赤坎華僑古鎮。赤坎鎮供圖
去年,開平文旅產業加快復蘇,國內唯一華僑文化主題大型文化休閑度假項目赤坎華僑古鎮開門迎客,成功承辦中國(江門)僑鄉華人嘉年華等大型活動。全市接待游客845.74萬人次、增長78.8%,實現旅游收入48.63億元、增長74.9%。
今年,開平將繼續高質量推進文旅融合,豐富赤坎華僑古鎮業態布局,推動時尚購物街項目落地,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同時,加快加拿大村宿集、悠馬灣古茶園生態旅游等項目建設,增強優質文旅供給;加強與港澳、海外等地區聯動,開展尋根團、研學游等文化交流活動,拓展“優游”朋友圈。
@打造“江門優品”
報告提出,做優做強鄉村產業,持續推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打造好“江門優品”。

開平構建“1+8”縣鎮兩級行政區品牌矩陣,圖為開平優品城。南方+記者董有逸 攝
2023年,開平市農林牧漁業實現產值119.41億元,增長6.1%,蔬菜、生豬、禽蛋產值等多項指標增速排名江門第1。在這一年里,開平還啟動建設“龍勝優品”“蒼城優品”,構建“開平優品”等“1+8”縣鎮兩級行政區品牌矩陣,成功舉辦全國第一屆區域品牌博覽會。
新的一年,開平將加快家禽、茶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推動國家級絲苗米優勢特色產業(跨縣)集群項目建設,積極打造家禽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同時,抓好優品標準體系和質量體系建設,進一步擦亮“開平優品”名片。
@鄉村振興示范帶
報告提出,高質量建設開平鄉村振興示范帶,打造風貌美、人氣旺、農民富的鄉村振興靚麗風景線。

“世遺風韻”鄉村振興示范帶獲評“廣東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開宣供圖
去年,開平鄉村振興全面推進,“世遺風韻”鄉村振興示范帶獲評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獲得1億元扶持資金獎勵,示范帶內15個行政村基本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
在此基礎上,今年開平將加快4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建好10個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
@對口產業協作
報告提出,要全面深化城市合作,加強與中山對口產業協作。
2023年,開平與中山翠亨新區建立對口合作機制,成立駐深聯合招商辦公室,共謀生物醫藥產業專業園建設;深化與佛山、鶴山合作,建強水暖衛浴產業鏈。在此基礎上,新的一年開平將搶抓“大橋經濟”黃金機遇,依托該市在廣州、深圳設立的協同創新交流中心等“反向飛地”,謀求與大灣區核心城市在產業協作、平臺共建、文旅商貿等領域實現“雙向奔赴”。
此外,開平還將與中山翠亨新區加快產業合作園啟動區共建,做好園區規劃、準入指引,明確共享機制,推動工業孵化基地、明苑工業園等項目建設。與佛山探索開展“研發+制造”“總部+基地”“產業飛地”等跨區域產業合作,共建高端衛浴產業園。深化與鶴山結對協同發展,建立常態化聯合招商工作機制,積極開展對歐招商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