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民生是時代發展的基石,是衡量城市進步的關鍵標尺。“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要堅持人民至上,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推動人的全面發展。開平市深刻領會,堅定不移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全力以赴補齊民生短板,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各項舉措在開平大地落地見效。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筑牢民生之本
就業是民生之本、安國之策,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百姓福祉。一直以來,開平市堅持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不斷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和就業促進機制,全市就業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為民生改善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打好精準穩崗組合拳,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近年來,開平市注重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一方面,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的扶持力度,吸引了一批優質企業落戶開平,為當地居民提供更豐富的就業選擇。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開平市文旅創業孵化基地平臺優勢,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搭建創業孵化平臺,大力鼓勵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累計吸引超70個創業團隊入駐,實現項目落地67個;服務返鄉入鄉創業項目502個,直接帶動就業超4000人次,輻射帶動開平市相關產業就業超2萬人次,真正做到了“以點帶面、全域開花”,以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
同時,開平市注重提升勞動者就業能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根據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方向,開展“粵菜師傅”“南粵家政”“鄉村工匠”“農村電商”等針對性強、實用性高的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并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式、學徒制等培訓方式,提供“培訓+就業”全鏈條服務,提高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使勞動者能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實現穩定就業。

此外,開平市還積極搭建就業服務平臺,舉辦各類招聘會、就業指導活動等,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搭建溝通交流的橋梁。精準實施幫扶穩重點,開展面向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政策宣傳。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及時發布就業信息,提供就業咨詢和指導服務,幫助求職者順利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有效實現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聚焦民生關切: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教育、醫療、“一老一小”等問題,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開平市始終聚焦這些民生關切,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切實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
在教育領域,開平市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導向,堅持把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深入推進實施“讓開平教育強起來”五項工程,并同步推進“國歌高聲唱”“我是小幫手”“‘水滴石穿’書寫規范”“公益送教支教”“感恩校友 歡迎回校”“安裝空調送清涼”六大行動,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營造良好育人生態,著力構建結構協調、富有活力、優質均衡的高質量教育體系。

同時,科學統籌布局“均衡棋”,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新建、改擴建一批學校,加大投入改善設備設施,改善學校辦學條件,高標準落實教育惠民政策,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強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引進優秀人才、開展教師培訓等方式,切實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水平;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通過一系列扎實舉措,近年來,開平市教育質量得到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在醫療衛生領域,開平市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領域改革,著力構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提質,建設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目前,市中心醫院婦產兒大樓等醫療重點項目建設完成并投用,市中心醫院整體升級等多個項目穩步推進,公立醫院軟硬件綜合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同時,開平還致力于加強縣域內醫療資源統籌,掛牌成立多個管理中心,通過“統一管理、集中調配、共享服務”模式整合資源,實現醫療資源高效整合與服務流程無縫銜接。雙向轉診機制持續完善,遠程診斷中心與檢驗中心為基層提供高效服務,縣域醫療資源管理邁向標準化、集約化。

針對“一老一小”問題,開平市統籌兼顧,健全支撐體系,持續完善醫養結合服務。加大對養老服務設施的投入,為失能老年人提供免費上門健康服務;鼓勵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開展合作,為老年人提供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等一站式服務;積極探索老年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路徑,精心辦好長者“暖心飯堂”等民心工程,打造養老服務新標桿。在婦幼健康方面,持續推動普惠提質升級,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務供給。揭牌江門市首個醫療機構內“向日葵親子小屋”,推動早教服務發展;加大對婦幼保健機構的投入,改善婦幼保健服務條件,推動婦幼健康普惠提質升級;鼓勵社會力量舉辦托育機構,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務供給,進一步滿足群眾托育需求。

兜牢民生底線:全方位守護困難群體
民生保障,乃社會穩定之基石。開平市多管齊下,在養老保障、社會救助、特殊群體關愛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困難群體撐起堅實“保護傘”。
構建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開平市創新不止。積極響應上級關于服務類社會救助的試點部署,大力推進“物質+服務”綜合救助模式創新,緊扣“兜底、拓展、提升”主線,全力打造覆蓋市、鎮、村三級的綜合服務平臺。印發《開平市服務類社會救助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并系統編制發布《開平市服務類社會救助清單》與《開平市服務類社會救助惠民清單》。《救助清單》聚焦非現金服務供給,明確老年助餐、日常看護照料、就業推薦等15項具體服務項目,滿足困難群眾多元需求;《惠民清單》則將傳統與創新結合,提供18項物資與資金援助內容,實現“物質”與“服務”有機聯動、互促共進。
作為江門市首個廣東省殘疾人兩項補貼管理系統線上發放試點地區,開平市率先試行殘疾人兩項補貼線上發放,累計發放超2400萬元,切實保障困難殘疾人權益。
此外,開平市還通過強化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扎實推進養老助殘“平安通”服務項目建設,不斷拓寬精準幫扶渠道等一系列民生保障舉措,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困難群眾的生活得到切實改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從促就業穩根基,到提服務惠民生,再到兜底線護弱勢,開平市始終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增進著民生福祉。展望未來,在“十五五”規劃引領下,開平還將緊扣民之所需,繼續多維發力、精準施策,以更扎實行動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民生幸福底色愈發鮮亮,讓人民生活品質節節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