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今年5月以來,開平市有序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市應急管理局帶領安全生產專家深入粉塵涉爆、有限空間、深井鑄造(鋁加工)等安全風險較高的工貿行業領域重點企業,突出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帶動全員落實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整治行動“五項工作”要求、“粉六條”、“鋁七條”、有限空間作業“七不準”等工作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7月12日下午,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執法人員和安全生產專家,深入廣東富盛潤豐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一線開展工貿領域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排查,推動我市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開展,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全面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檢查組一行通過現場抽查從業人員、查閱安全生產檔案資料的方式,一是重點針對有限空間、粉塵涉爆、深井鑄造等安全風險較高的重點場所安全措施以及企業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專項檔案資料管理等情況進行細致檢查,對企業在日常管理及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并向企業宣傳普及電氣、有限空間、粉塵涉爆等安全管理知識,要求企業負責人提高思想認識,把各項安全防范措施落實到位。二是聚焦可能導致群死群傷的重大事故隱患進行檢查,特別是近年來重特大事故暴露出的違規動火、不開展應急演練、員工培訓不到位、安全設施設備未進行維護保養等突出問題,叮囑企業要深刻吸取近期發生的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沉痛教訓,切實提高企業主要負責人認真履行第一責任帶動全員落實安全生產崗位責任意識和水平能力,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和防范意識,不斷加強日常安全管理和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做實做細安全生產各項管理措施,做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執法人員對企業在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進行集中反饋,讓企業主要負責人對存在的隱患問題進行簽名確認,送達責令限期整改文書。
市應急管理局緊緊圍繞“切實提高企業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質量”為目標,與企業進行面對面、點對點交流,為企業在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難點、疑點排憂解惑,提高企業開展隱患排查整治的水平能力,擴大了我市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整治工作影響覆蓋面,形成安全生產“嚴防、嚴控、嚴管、嚴治”的高壓態勢,營造良好的社會安全生產氛圍,共同筑牢我市安全生產防線。
企業主要負責人“五項”工作要求
1.研究組織本企業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
(1)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學習研究本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或重點檢查事項,組織研究部署開展對標對表自查自改。
(2)組織建立企業重大事故隱患臺賬清單,實行閉環管理。能立即整改的,要迅速整改;需要一定時間整改的,要明確責任人、措施、資金、期限和應急預案,并按分級屬地原則向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行業主管部門報告。
(3)專項行動期間,及時吸取各地發生的典型事故教訓,迅速組織排查整治本企業同類事故隱患。
(4)專項行動期間,主要負責人每季度要帶隊對本單位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情況至少開展1次檢查(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屬冶煉等高危行業領域企業每月至少1次)。
2.落實全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發揮管理團隊和專家作用。
(1)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明確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從業人員(包括勞務派遣人員、實習生等)的安全生產崗位責任。
(2)突出管理團隊安全責任落實,組織制定企業各分管負責人安全生產職責清單和本次專項行動工作清單。
(3)按照《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設置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4)根據需要聘請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家強化技術指導,精準查找重大事故隱患、科學治理重大事故隱患,提高隱患排查和整改的質量。
3.組織對動火等危險作業開展排查整治。
(1)企業主要負責人要深刻吸取近期浙江金華“4·17”、北京長峰醫院“4·18”等違規動火引發的重特大事故教訓,至少組織開展1次全員安全警示教育活動。
(2)嚴格履行電氣焊等動火作業審批手續,督促作業人員嚴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明確現場監護人員,嚴格落實消防安全措施檢查和作業過程監督。
(3)組織對電氣焊設備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嚴禁帶病作業,不得使用淘汰或危及安全的電氣焊設備。
(4)舉一反三組織對動火等危險作業人員、“兩電一容”等特殊作業人員以及易產生重大事故隱患的其他關鍵崗位人員落實崗位責任情況進行1次全面排查,嚴禁聘用和招請未經安全培訓合格、未取得相關證書的人員在特種作業崗位上崗作業,明確“誰招請無證人員,誰負責任”的管理制度。
(5)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本企業涉有限空間、臨時用電、高空作業等特殊作業風險點,逐一落實風險辨識警示、培訓教育、作業審批和現場監護等安全措施。
4.組織對外包外租等生產經營活動開展排查整治。
(1)企業主要負責人要針對本企業生產經營項目和場所外包外租(包括委托、合作等類似方式)情況至少組織開展1次全面排查,重點檢查是否存在承包承租方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以及雙方未簽訂安全生產協議、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不清等問題,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要堅決依法處理。
(2)將外包外租等生產經營活動納入本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加強統一協調、管理,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安全問題的及時督促整改。
(3)各類工業園特別是村級工業集聚區、分租式廠房集聚區的業主單位或管理機構,要明確出租、承租雙方安全職責,持續開展違規分租、違規電氣焊作業、違規儲存易燃易爆物品、違規占用堵塞生命通道等突出問題自查自糾自改,全面落實村級工業園“園8條”“十個有”等要求。
5.組織開展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及安全培訓教育活動。
(1)企業主要負責人要根據本行業領域事故特點,至少組織開展1次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屬冶煉、漁業生產等高危行業領域企業每半年至少1次)。
(2)通過定期演練、安全教育培訓等,讓全體從業人員主動落實安全生產崗位責任,熟知安全逃生出口(或避災路線),切實提高從業人員應急避險意識。
(3)企業要根據行業特點,對從業人員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應急處置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和義務。
粉塵涉爆企業“粉6條”
1.不同種類的可燃性粉塵、可燃性粉塵與可燃氣體等易加劇爆炸危險的介質共用一套除塵系統,不同防火分區的除塵系統互聯互通。
2.干式除塵系統未規范采用泄爆、惰化、抑爆、抗爆等控爆措施。
3.除塵系統采用重力沉降方式除塵,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構筑物作為除塵風道。
4.鋁鎂等金屬粉塵除塵系統未采用負壓除塵方式。其他可燃性粉塵除塵系統采用正壓吹送粉塵時,未規范采取火花探測消除等防范點燃源措施。
5.粉碎、研磨、造粒、砂光等易產生機械火花的工藝,未規范采取雜物去除或火花探測消除等防范點燃源措施。
6.未按規范制定粉塵清理制度,作業現場和相關設備設施積塵未及時規范清掃。鋁鎂等金屬粉塵的收集、貯存等處置環節未落實防水防潮、通風、氫氣監測等必要的防爆措施。
有限空間“七不準”
1.未經風險辨識不作業
2.未經通風和檢測合格不作
3.不佩戴勞動防護用品不作業
4.沒有監護不作業
5.電氣設備不符合規定不作業
6.未經審批不作業
7.未經培訓演練不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