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開欄語
1993年1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開平撤縣設市。同年3月28日,開平市在市體育中心隆重舉行慶祝開平撤縣設市暨三十八項工程剪彩奠基大會,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迎來新的起點、新的機遇、新的希望。
時間的年輪標注著來時的坐標,更印刻著奮斗的足跡。開平市融媒體中心推出《設市30周年》專欄,全方位回顧開平三十年的奮進歷程,激勵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繼往開來、接續奮斗,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開平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開平設市三十年來,全市上下用快馬揚鞭的激昂步伐追逐夢想、以自強不息的艱苦奮斗謀求蝶變,一筆一劃勾勒出屬于僑鄉大地的嶄新畫卷,譜寫了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新篇章。
金山公園始建于1982年,占地面積約103公頃,是開平標志性的公園景觀,也是全市歷史最悠久的公園之一。建園至今,金山公園一直備受開平市民的青睞,也一路見證著開平的城市變遷。
本世紀初的金山公園

2022年的金山公園

上世紀90年代的人民公園

2023年的人民公園

原開平市市政管理局副局長梁樹長:經過這30年來城管局牽頭進行改造,金山公園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園路全面改造,綠化美化,還有建了水上樂園。此外,還建設了和人民公園的連接橋,把金山公園和人民公園連接起來,方便了市民休閑玩樂。
2022年初,
金山公園南門景觀提升改造工程完成,
進一步擴大了園內的
健身、休閑、旅游空間。

近年來,越來越多精心設計的公園綠地出現在開平的大街小巷,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適度也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建成區已建設各類公園143個,這些星星點點分布的“社區公園”“口袋公園”不僅妝點著城市的繽紛色彩,也為生活品質增添了新的內涵。

原開平市市政管理局副局長梁樹長:公園綠地建設是設市30年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的一個縮影。如今開平的城市規劃管理日益完善,這讓城市環境變得越來越好,市民的文明素質也提高了。
城市本應讓生活變得美好,但大量存在的老舊小區不僅嚴重影響市民群眾的居住品質,更成為了城市發展的痛點難點。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老百姓獲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

以新昌康樂街一帶的商業新邨為例,這里是開平商業邨的舊址,曾是商業集聚地,但由于后來城市中心的轉移,這里一度繁華的景象已不曾復見,取而代之的是管線雜亂無章、樓房年久失修的老舊小區。為此,市城管局牽頭進行改造。商業新邨維修改造工程總投入396萬元,建筑面積約7000平方米,主要實施內容為道路維修、排水改造、劃分停車位、增加文明創建元素等。

開平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原主任余柱沃:改造后環境改善很大,以前的道路都很破舊,水管、地下道都是堵塞的,一下雨就水浸,現在問題全都解決了,居民反響很好。
錯落有致的景觀綠化帶與干凈整潔的街道相簇相擁,秩序井然的車流與文明禮讓的行人有序行進,環境優雅的小區與怡然自得的居民和諧共生……一個個完工的改造項目融進了開平日新月異的變化中,也融進了市民的贊美與自豪里。

開平市民陳女士:現在下樓就是公園,我們老人家有地方休閑,小區里車輛停放也很整齊,環境都很好。

開平依水而生、因水而興,水環境與城市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開平市致力構建“城、鎮、鄉”全方位生活污水治理新格局,大力推進生態水系聯通和綜合整治,推動實現水環境保護與城市發展有機融合。

開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梁仁禮:城鎮污水處理設施依托兩個大項目,一個是城區生活污水處理PPP項目,另一個是樓岡以及四個鎮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這兩個大項目我們同步推進。同時,2021年以來我們同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到2022年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81.5%。
汩汩流水奏響僑鄉歡歌,人水和諧、親水而居的愿景已經成為開平人民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
開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梁仁禮:通過這幾年的努力,開平市污水處理水平邁上了新臺階,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在江門處于領先地位,潭江流域的水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三十而立再出發,
團結奮斗向未來。
如今的開平
正以奮進者的姿態
昂首闊步開啟新的征程
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