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11月7日,開平市中小學“電影進校園”暨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示范區項目建設,在開平市長沙街道譚宏帙紀念小學正式啟動。項目以優秀影視作品和影視藝術為載體和平臺,推動影視教育與基礎教育深度融合,探索深化青少年思政教育、提升綜合素養的創新路徑。

活動由江門市委宣傳部指導,開平市委宣傳部、開平市教育局主辦。江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江門市委教育工委書記陳冀,廣東省廣播影視協會會長、省廣電局原二級巡視員曾廣旺,中央宣傳部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檢測認證南方中心主任王文強,開平市領導伍德斌、周寶珠參加活動。
創新打造思政課“第二課堂”
如何讓思政教育真正走進青少年的內心世界?近年來,江門市創新構建的六堂“思政必修課”——包括“博雅大學堂”“僑鄉故事匯”“未來夢工場”等具象化課程載體,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感染力。
影視藝術以其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等顯著特點,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藝術和文化價值,是傳承文明、啟迪智慧、陶冶情操的重要載體。也是串聯“上好思政課”要求與落實“六堂必修課”實踐的生動紐帶和有力補充。

活動現場的電影英雄展區,一部部優秀的影視作品介紹,吸引了同學們駐足。面對電影《白毛女》,同學們好奇詢問“誰是白毛女”,現場老師仔細講述白毛女及其別后的歷史故事,并推薦大家通過電影深入了解,不少學生當場表示想要觀看。
開平市教育局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影視播放設備、平臺等已經覆蓋開平全市86所中小學、近10萬名學生;此外,還獲得了千余部影視作品的播放版權;為開平市中小學“電影進校園”和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示范區建設落地提供了堅實支撐。項目通過精選優秀影視作品,將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在跨越時空的光影敘事中感悟歷史、認識世界,使抽象的價值引領轉化為可感知的情感共鳴,從而實現思政教育從“課堂灌輸”到“立體浸潤”的質變升級。作為江門市中小學思政課的創新之舉,項目將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著力打造成為深受廣大師生歡迎的“第二課堂”。
數字技術為媒激發創新潛能
開平市中小學“電影進校園”和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示范區建設,不僅限于觀影,更將延伸至劇本創作、鏡頭拍攝、數字剪輯等實踐環節。

學生們在電影工業科技展覽參觀學習
啟動儀式體驗區內,學生們親身體驗AI視頻生成、AI換場景、影視作品配音、VR技術等項目。有學生抽出“海豚”“唱歌”相關紙條后,在工作人員指導下發出“生成一個海豚在海洋里唱歌的視頻”的指令,短時間內屏幕便呈現出相應視頻,讓排隊學生十分吃驚,紛紛舉手期待參與。電影妝造體驗區,在現場化妝師的指導下,同學們使用涂料等在胳膊上做出傷痕、淤腫等特效妝造。“太神奇了。”“原來電影上的傷口都是假的,我還以為是真的。”同學們紛紛表示。

學生們進行XR虛擬現實電影體驗
根據計劃,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示范區將搭建開平全市中小學影視教育管理平臺,打造沉浸式電影科技研學體系,并建設電影科技研學基地,為學生提供從劇本創作、鏡頭拍攝到數字剪輯的全流程實踐平臺。

學生們體驗電影配音

學生們進行攝錄劇組片場實踐體驗

學生們進行AI數字影視創作體驗
定軍山電影教育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學生能在校外體驗電影工業全流程,實現從“鑒賞美”到“創造美”的跨越,充分激發想象力與創造力,鍛煉團隊協作與實踐能力,為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礎。
在鄉土敘事中筑牢文化自信
開平市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示范區建設在江門還有特殊的意義。
江門是與中國影視淵源深厚的中國僑都,也是一座自帶“電影感”的城市。早在百年前,江門就因黎民偉、關文清、司徒慧敏、胡蝶等一批來自江門五邑的先驅、名人與影視結緣;近年來,《讓子彈飛》《一代宗師》《狂飆》等佳作在開平等江門各地取景讓江門成為影視劇組的“天然攝影棚”。
今年以來,江門市搶抓“短劇風口”,在開平塘口鎮打造“僑鄉新大眾文藝社”,設立網絡微短劇與影視拍攝取景地,誠邀微短劇創作團隊以“無界創客”身份來江門進行創作。
陳冀在致辭中強調,開平市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示范區建設,將本土深厚的文化資源與影視教育、數字媒體藝術教育有機結合,既能讓學生們更深入地了解和熱愛家鄉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也能為江門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發展播撒種子、儲備人才。期待通過影視教育的育人實踐,為開平乃至更廣區域的教育高質量發展譜寫新篇章。
探索教育協同發展新模式
開平市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說,開平市中小學“電影進校園”活動和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示范區建設是“政企協同、社會參與”教育發展模式的鮮活范例。


據介紹,項目建設中,深圳市五邑商會捐贈價值1806萬元的影視設備及版權內容,定軍山公司捐贈價值近120萬元的平臺與設備。當天啟動儀式上,開平市教育局、深圳五邑商會、定軍山電影教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三方簽署《影視教育建設合作協議》;開平市教育局與定軍山電影教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簽署《電影研學實踐合作框架協議》;譚宏帙紀念小學與定軍山電影教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簽署《全國藝術(影視)教育實踐基地學校影廳捐贈協議》。

譚宏帙紀念小學、港口小學、蜆岡學校3所學校獲頒發“藝術教育實踐基地定軍山影視服務平臺實驗學校”牌匾
開平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依托商會與企業資源等,加強教師培訓、課程研究與研學拓展,為項目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陳冀強調,開平市中小學“電影進校園”暨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示范區項目,是江門市青少年思政教育立德樹人、以美育人的生動實踐和創新探索,是擦亮僑鄉文化品牌、打造城市名片的有力抓手,是激發師生創新潛能、提升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要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各學校要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來,用心感受光影的魅力,大膽探索數字藝術的奇妙,在欣賞與實踐中開闊視野、增長才干、提升審美。希望通過影視教育的育人實踐,為開平乃至更廣區域的教育高質量發展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