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6月5日-6日,廣東省“雙百行動”鄉村產業發展高校聯盟2025年度農文旅教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在開平市舉行,推動農文旅教產業融合發展,繪就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圖景,助力開平—臺山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省級試點建設。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華南農業大學原副校長、廣東省“雙百行動”鄉村產業發展高校聯盟理事長咸春龍,廣州航海學院黨委書記陶韶菁,江門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張忠林,開平市領導陳小曼、關耀東、耿洪波等參加活動。
活動上,廣東省“雙百行動”鄉村產業發展高校聯盟與開平市人民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廣州航海學院、江門職業技術學院與開平市人民政府簽署開平市“雙百行動”農文旅融創港合作共建協議;廣東省南方電子商務創新服務中心、廣州航海學院與開平市科工商務局簽署共建藍色新質生產力合作框架協議,通過校政企三方聯動,更好賦能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雙百行動”鄉村產業發展高校聯盟由華南農業大學牽頭成立,是省“雙百行動”三大聯盟之一。自成立以來,聯盟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決策部署,70家成員單位協同發力,聚焦鄉村產業關鍵環節,充分發揮高校院所在科技賦能、人才驅動、智力支撐、消費幫扶等方面的優勢資源,助力全省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咸春龍表示,聯盟將協助相關單位進一步強化政策引導與支持力度,持續優化制度供給,優先扶持重點項目,讓優質項目贏得機遇、落得下、發展好。各成員單位要發動企業深度參與,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參與到農文旅教項目開發,引導社會資本構建互利共贏的機制。聯盟各高校要勇擔時代使命,為服務“百千萬工程”筑牢堅實的人力智力支撐。
活動還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地質學家劉嘉麒作主題報告,為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極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科學指引。“教育和科研最后的目的都是要為社會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高等學校走出學校與地方、其他學校合作、互相交流,對地方發展有很大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反過來,跟地方交流,高等學校也能發現自身在教學和工作上的不足,以服務社會需求和地方需求,從而改進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使我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能更好地為社會和經濟發展服務,所以‘雙百行動’是非常有意義的。” 劉嘉麒說道。
為深入挖掘校地合作示范成果,省“雙百行動”鄉村產業發展高校聯盟圍繞案例的創新性、實效性、可推廣性等指標,組織開展了“雙百行動”鄉村文旅產業典型案例評選,最終評出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0項。其中,獲得一等獎的暨南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州航海學院、五邑大學、惠州城市職業學院代表現場分享了高校助力鄉村文旅產業發展的創新經驗與實踐模式。廣州航海學院表示,將持續推動“雙百行動”在開平走深走實,探索校地協同高質量發展新范式。“廣州航海學院以水陸交通為特色,助力開平農文旅發展。一是利用空中優勢進行全域測繪提供數據支撐;二是農文旅規劃中強調交通先行,貫通全空間無人體系;三是發揮海洋學科優勢,以三埠港為發力點發展臨港經濟。同時發揮設計學院和旅游管理學院優勢,為開平設計專屬 IP 和可落地規劃,推動農文旅發展升級。” 廣州航海學院黨委書記陶韶菁說道。
在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開平市與廣州航海學院、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廣州體育學院等多所高校建立幫扶合作,共建了“雙百行動”科技港、翠山湖學院、“雙百行動”農文旅融創港等多個平臺,促成氫能技術、海洋工程等領域12項科研成果轉化,其中氫能冷鏈車輛已進入商業化產業化應用階段。2024年以來,落地合作項目54個,帶動社會投資超5億元,初步形成“高校創新驅動、地方產業反哺”的良性循環。蜆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黃景林表示,通過“雙百行動”,學生梳理蜆岡鎮的旅游資源,形成文史資料,完善碉樓等資源;開展 “三下鄉”,聯動拍攝創新視頻,借助新媒體提升蜆岡鎮的知名度;文創團隊開發產品,拓寬影響力,促進文化傳播,上述舉措都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的旅游發展。
活動期間,開平市還通過組織世遺風韻產業園招商推介以及參觀考察活動,誠邀更多客商來到開平,共同打造農文旅教融合發展的新亮點,為“百千萬工程”增添活力。
“雙百行動”是“百千萬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接下來,開平市委、市政府以及各部門單位將繼續支持鄉村產業發展高校聯盟、各高校在開平開展各項工作,全力做好服務保障,竭盡所能滿足高校的多元化需求,為高校到開平開展“雙百行動”創造便利和良好條件,共同為推動“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