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百合鎮,位于開平市中西腹地,因“百客往來,三水匯合”得名,鎮域總面積64.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約2.4萬人,旅外僑胞約7.5萬人,是著名革命烈士周文雍的故鄉,鎮內現存碉樓380多座,鎮內的馬降龍村落是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核心區域。
近年來,百合鎮牢牢把握“百千萬工程”重大機遇,立足“綠色低碳特色鎮”定位,有效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2024年GDP、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三項指標增速均居開平市各鎮(街)首位,成功入選廣東省第二批“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培育名單。
連日來,記者實地探訪了解到,百合鎮充分發揮轄區資源格局和特點,堅持“三圩聯動”發展思路,憑借“三通一平”工作法,走出一條產業更加均衡、城鄉漸趨協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為江門區域協調發展提供鮮活樣本。
空間重構:
“三圩聯動”繪就均衡發展藍圖
百合鎮的發展智慧,首先體現在對空間格局的精準把握與科學規劃上。
百合鎮黨委書記陳智翀介紹,從人口分布和資源條件看,百合鎮剛好以境內東西走向的G325國道為界,一側為人口較少的北片,主要依托靜脈產業園發展環保工業;一側為人口較多的南片,主要集中在距靜脈產業園相對較近的義興圩、周文雍的故居所在地茅岡圩,擁有碉樓群、餃子街等優質文旅資源的百合圩。
“三圩資源稟賦各具特色,如同三顆棋子,精準落在工業、紅色教育、農文旅的棋盤節點上?!标愔橇堈f,百合鎮充分發揮圩鎮連城帶村的作用,采取組團式發展,即以三個圩為中心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加強圩鎮建設有力輻射各自周邊;同時注重“三圩聯動”,共同推進產業重構和社區重構,促進經濟與社會效益平衡發展。
“工業可帶來稅收支撐,紅色教育凝聚精神力量,農文旅吸引人流、激活消費。”陳智翀說。
走訪中,記者真切感受到“三圩聯動”發展和產業互補之美。
鎮北部,綠色循環經濟正火熱崛起,130多公頃的靜脈產業園雛形初現,目前入駐相關企業7家。其中,由瀚藍(開平)固廢處理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的開平市固廢綜合處理中心,集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廚余垃圾處理、市政污泥處置等多項功能,為開平市乃至整個江門市的無廢城市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
靜脈產業園。
鎮中部的茅岡圩,紅色教育浸潤在日常。紅棉廣場修繕后變身黨群服務中心,方便群眾辦事;周文雍故居成為開平市黨員教育基地、“邑美僑鄉 世遺風韻”鄉村振興示范帶的一張紅色名片?!叭缃衩磕杲哟h員干部和游客超3萬人?!卑俸湘傸h委委員周艷彬說。
周文雍陳鐵軍烈士陵園。
鎮南部的百合圩,農文旅融合氣息濃厚。在馬降龍村落,民宿與稻田、碉樓相映成趣。“僑鄉故事”民宿負責人張小明表示:“深中通道開通后,來自大灣區東部城市的客人明顯多了,周末基本滿房,平時入住率也有八成。”他透露,2024年民宿營業收入達到219.83萬元,成為開平市第二家升規入統的民宿。
馬降龍村落。
傍晚時分的百合餃子街,燈光璀璨、熱氣騰騰,從“開平碉樓與村落”、赤坎華僑古鎮等景區結束觀光后的八方游客紛紛在此覓食。
“三通一平”:
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密碼
在落實三圩聯動發展的過程中,百合鎮探索出“三通一平”工作法,致力以扎實的基層治理推進美麗圩鎮和和美鄉村建設,助推“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
· 政策通:把政策紅利變成發展動力
“政策里面有黃金、有導向?!标愔橇堈f,百合鎮要求鎮黨委和干部必須做“政策通”,確保自身發展與上級要求同頻共振。這尤其體現在對相關政策資金的研究、爭取和精準使用上。
“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振興,一個地方要可持續發展,沒有工業帶來的稅收支撐是很吃虧的?!标愔橇埥榻B,百合鎮首先將相關政策資金傾斜用于北片靜脈產業園的升級改造,為工業園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近年來,該鎮的工業產值節節攀升。數據顯示,2020—2024年,以靜脈產業園為主要依托,百合鎮的工業總產值從2.3億元逐年遞增至7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也從6900萬元逐漸遞增至1.2億元。
· 民情通:把群眾智慧融入發展實踐
百合鎮還視“民情通”為高質量發展“戰斗堡壘”,要求村黨組織書記既要清楚底子、熟悉村情,還要善于發現和反映民情,讓發展更貼合實際,讓實事更具溫度。
百合餃子街是當地特色小吃的聚集地,曾經一度野蠻生長,占道經營等現象嚴重,整改勢在必行。去年以來,百合鎮工作組在百合圩社區干部的配合下,逐戶走訪,制定整改方案:騰出公共步行道,允許商戶在門前3米內經營,用色塊和盲道進行區分,并統一改造外立面。這一方案既規范了秩序,又保留了街道的煙火氣。
百合餃子街。
百合圩旁邊的潭江風光旖旎,吸引了不少垂釣愛好者。對此,百合鎮著力進行休閑設施配套建設。其間,百合鎮還采納了環衛工人增設矮凳、加裝防護欄的意見,獲得較好反饋。
· 思想通:把群眾力量凝聚成發展合力
百合鎮為激活高質量發展“神經末梢”,要求各村民小組長做到“思想通”,全力凝聚共識力量。
“小組長‘思想通’,他有100種方法幫你搞定工作?!标愔橇堈f,該鎮還出臺《百合鎮村民小組長績效考核暫行辦法》,對各村小組進行實時監管考核管理。
儒北新村是典型的游耕戶集聚村,凝聚力相對較弱。2023年,抓住鎮里開展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契機,儒北新村村民小組長黃善超連同熱心村民向百合鎮政府申請立項,希望政府幫助修建村里的儒北新村大道。最終,鎮政府配套50萬元建設資金,村民籌資20萬元參與共同建設,全面提升了該村的村容村貌。
“實踐證明,當最基層一級的干部與群眾思想同頻,就能凝聚起強大合力,助推工作順利開展?!标愔橇堈f。
· 平穩有序:把發展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
“政策很好,工作很急,但一定要得到群眾的充分理解、支持和參與,才能把好事辦出好的影響?!标愔橇堈f,鎮里始終注意謀劃在前、認真傾聽,確保節奏平穩有序、效果行穩致遠。
平穩有序的要義是“快中有慢,謀定后動”。儒北新村一座天橋工程從動議到落地耗時兩年,多次調整設計方案,只為確保學生出行安全與慢行系統接駁,最終選址在“烏金嶺”,既解決安全問題,又串聯起世遺景點的騎行路線,實現天橋與周邊景觀協調。
這種“慢哲學”還體現在產業融合的細節中。百合鎮政府梳理轄區農文旅資源,分區域配套建設停車場、騎行道,支持農家餐飲錯位布局,讓游客們穿行在民宿、田園、老字號餃子店、景區,在慢行中感受僑鄉美景與文化。
找準定位、謀定后動、尊重民意、快中有慢……“百千萬工程”背景下的百合鎮,蝶變和奮進故事,還在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