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5月17日,開平市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暨“吉光片羽繪濠情——黎鷹、譚植桓澳門世遺景物寫生作品展”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市博物館舉行,以藝術為紐帶,展現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中的鮮活生命力,探索博物館在區域文化協同發展中的創新角色,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共同體建設。市領導伍德斌參加活動。
今年5月18日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開平市博物館以此為契機,以藝術為媒,推出形式多元、內容飽滿的系列活動,包括“尋找社會變化中的文物”“數字碉樓互動體驗” “澳門專家導賞”等多項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文化活動,旨在打破博物館與公眾的“距離感”,讓文化傳承與創新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啟動儀式上,澳門視覺藝術協會會長譚植桓、澳門美術家協會主席黎鷹作為“吉光片羽繪濠情——黎鷹、譚植桓澳門世遺景物寫生作品展”的主創藝術家,分享了本次展覽的策劃初衷、藝術理念與心路歷程。他們希望,通過自身作品中對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的深度觀察與藝術詮釋,架起開平與澳門、嶺南與世界的文化之橋,進一步推動開平與澳門兩地文化互鑒與情感共鳴。隨后,兩位藝術家還分別向開平市博物館捐贈以開平碉樓為主題的畫作,以藝術作品傳遞兩地情誼。
澳門視覺藝術協會會長譚植桓:“開平是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澳門也是,所以我們就想把澳門的世遺景觀帶給灣區、開平的市民,讓他們更加了解澳門歷史城區的歷史文化。希望可以利用兩地的文化遺產資源,促進兩地文化深入了解,推動歷史文化發展。”
啟動儀式后,全體嘉賓與市民游客共同參觀了“吉光片羽繪濠情”展覽。展廳內,50幅澳門世遺景物寫生作品以中西交融的筆觸生動呈現了澳門大三巴牌坊、媽閣廟等世遺地標的歷史韻味與市井街巷的煙火溫情,引領觀眾在藝術欣賞中觸摸歷史肌理,感受嶺南文化與世界文明的對話。
澳門旅客黎先生:“我是在澳門出生的,見到澳門的畫作在這里展示,覺得特別開心。待會我希望去看看碉樓,因為我是第一次來到開平,想參觀碉樓并且進行寫生,留下畫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