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附件:
法治是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保障。自省委部署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開平市錨定爭創“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示范縣目標,通過強化政策保障、規范執法、完善司法、優化法律服務,以良好的法治環境護航“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
聚焦產業發展
以法治引擎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強化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出臺《開平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工作指引》,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嚴格落實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市政府法律顧問參與開平市城區公共區域停車泊位與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有償使用項目、農文旅融合發展產業園總體規劃等重大決策,提出法律意見58件。強化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制定翠山湖生物醫藥產業獎勵措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暫行辦法,修訂“三舊”改造實施意見、支持企業融資資金管理辦法等共11件涉企、涉農行政規范性文件審查,從源頭上防止違法文件的出臺,促進政府依法履職。強化行政執法規范化。完善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啟用開平市人民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印章,向相關單位發出執法監督文書。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完成16條線索的排查和整改,累計抽取161宗執法案卷進行評查,通過走訪6家企業、組織3場次政企交流活動廣泛聽取企業對執法工作的意見建議,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強化精準提供涉企法律服務。市司法局組建“法治體檢”服務團隊,定期深入企業“把脈問診開方”,每年開展“以法慧企、粵行越穩”活動助企發展;市人民檢察院制作“檢企聯系卡”,深入走訪企業,暢通檢企溝通渠道;市人民法院開展“法治護航 賦能營商”主題月系列活動,召開法企座談會等形式,全力疏通企業發展堵點。

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工作專班到開平奔達紡織有限公司走訪

市司法局在翠山湖管委會開展“以法慧企,粵行越穩”涉外法律服務活動
聚焦鄉鎮提升
以減負增能推動鄉鎮發展提速增效
制定履職清單為鄉鎮發展松綁減負。完成鎮(街)履職“三張清單”(基本履職事項清單、配合履職事項清單、上級部門收回事項清單)的編制公布。開展執法事項動態調整,完成106項鎮(街)承接縣級部門執法事項目錄的審核工作,切實為基層減負。延伸司法服務為鄉鎮發展賦能增效。在鄉鎮一級成立了“服務優品法官工作室”,為“馬岡優品”等行政區域品牌及相關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普法宣傳、多元解紛等司法服務,精準護航產業發展。常態化推進“巡回審判+”機制,滿足“農文旅”經濟發展之需,同時發揮巡回審判“行走的普法課堂”作用,實現“審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精準服務特色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圍繞水暖衛浴、馬岡鵝、潭碧冬瓜等特色產業,通過“1+N”知識產權服務體系,為創新主體提供窗口化、一站式的高效便捷知識產權服務。助力提升縣鎮兩級行政區品牌影響力。推出城鄉學法漫步打卡圖,以法治“City Walk”的方式,引導市民群眾參與集“法、僑、農、旅”于一體的城鄉互動學法打卡活動,不斷拓展開平特色“法治文化生活圈”,提升行政區域品牌知名度。

市人民法院在百合鎮一廠房旁就一起租賃合同糾紛案開展巡回審批

2025年“司+僑”共建活動暨開平“法治City Walk”鎮街版啟動儀式在開平華僑華人服務中心舉辦
聚焦鄉村振興
以基層善治筑牢鄉村和諧穩定根基
持續優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市、鎮、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實現全覆蓋,與網絡平臺、熱線平臺共同構建起全天候、立體化的法律服務網絡,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家門口”觸手可及。全市269個村(社區)的法律顧問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協助起草、審核、修訂村規民約、管理章程、經濟合同以及防疫普法等,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大力開展“公證下鄉”服務,2023年以來,共提供公證便民服務260余次,惠及8400余人次。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通過汲取碉樓文化精髓創造的“調解四式”獲《人民調解》刊物刊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開平經驗”,2023年以來,各級人民調解組織成功調解民間糾紛4585件,“禾美開平”基礎更加扎實。建立行政復議與調解有機銜接聯動機制,推動行政爭議的前端化解,2023年以來,以調解方式化解爭議114宗。積極開展公益訴訟服務。大力開展鄉村生態保護公益訴訟,通過耕地資源保護、土壤污染整治專項行動,2023年以來共立案審查生態環境案件74件,有力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打造普法與依法治理品牌項目。加強基層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結合“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建設鎮村級法治文化陣地23個。深度融合僑鄉特色文化和法治文化,推出“世遺+普法”“非遺+普法”法治品牌。發揮“碉樓下的法治課堂”“榕樹下的法治茶話會”“僑庭說法”等法治品牌效能,2023年以來,累計開展特色培訓活動13期。大力開展“1名村(居)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行動,打造一支懂法律、熟民情、能辦事的基層依法治理隊伍,已培育村(社區)“法律明白人”1390名,其中以“數字法治+智慧司法+雙百行動”模式培育“法律明白人”的創新經驗獲得上級部門的肯定和推廣。

戚某嬋等49人追索勞動報酬糾紛支持起訴案的當事人為市人民檢察院送上錦旗

“法律明白人”參與“榕樹下的法治茶話會”,共同探討鄉村依法治理難題
下一步,開平市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依法治市與服務發展相統一、制度完善與效能提升相結合,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夯實基層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