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開平市資產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密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聚焦江門市委“1+6+3”工作安排,錨定開平市委“基層基礎年”核心任務,切實將法治理念、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貫穿于國有資產監管全過程、各環節,扎實推進國資系統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現將全年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強化政治引領,全面筑牢法治思想根基 我辦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強化理論武裝為抓手,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統領國資系統法治建設全過程、各方面,確保法治政府建設方向正確、落地見效。 (一)強化法治理論學習。始終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將其納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通過專題學習、黨工委“第一議題”制度、研討交流等多種形式,深刻領會法治理論核心要義、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不斷增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今年以來,國資系統累計開展法治理論學習約30次,專題研討4次,讀書班4期,參與人員覆蓋率達100%。 (二)落實法治建設工作。緊緊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中關于深化法治廣東建設、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要求,江門市委“1+6+3”工作安排中關于提升治理效能、推進依法治市的重點任務,以及開平市委“基層基礎年”關于夯實基層法治基礎、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工作指向,結合國資工作實際,制定《開平市資產辦2025年法治建設工作計劃》,確保上級決策部署在國資監管、國企改革發展中落地生根。 (三)加強法治宣傳教育。組織各市屬國企結合業務特色,利用公司宣傳欄、LED電子屏等宣傳媒介開展法治宣傳,建設法治文化陣地。今年以來,我辦組織國資系統黨員干部參加在線學法考試60余人次,參與率和優秀率均達100%,參加法治專題講座2次、觀看法治警示教育片2部,參觀廉政法治教育基地2次,引導黨員干部知敬畏、守底線,形成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二、履行第一責任,全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我辦堅決落實“主要負責人嚴格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要求,由市直國企黨工委書記切實扛起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持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切實將法治政府建設擺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 (一)壓實法治建設責任。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健全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凡涉及重大國有資產處置、重要規范性文件制定、重大投資項目等事項,均經過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落實領導干部年終述法制度,印發《關于進一步健全優化市資產辦直接監管企業內部薪酬和考核制度的指導意見》,將法治學習成效、重大事項依法決策情況、依法履職情況等作為衡量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推進法治建設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督促、同考核。 (二)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嚴格踐行“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和社會監督,配齊配強政務公開工作人員,加強政府門戶網站內容建設和信息發布審核,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加強對內部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完善內部層級監督,扎實做好規范性文件、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等公開工作,依法及時公開國資監管信息、財政預決算、公共資源交易等信息,確保依法用權、廉潔用權。 (三)筑牢安全生產防線。結合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省安委會安全生產65條具體措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生產刑事責任等相關內容,指導市屬企業制定和完善《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聚焦交通運輸、建筑施工、?;穬Υ?、出租物業、危險作業、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領域或高風險環節,由黨工委書記帶隊,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到各市屬國企開展安全生產督查17次,累計出動2573人次,開展安全檢查853家次,排查隱患總數175處,已完成整改159處,其中6處重大隱患已全部整改完畢,實現重大隱患動態清零。 三、深化國資監管,全維提升法治監管效能 我辦緊密結合國資監管實際,將學習貫徹中央全會精神與落實省委、江門市委及開平市委各項決策部署緊密結合起來,聚焦主責主業,找準法治建設服務保障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一)完善國資監管體系。持續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按照監管提示、監管通報兩項制度的要求,共發出4份監管提示函,目前已全部收到企業有關整改方案。印發《開平市市屬企業加強風險管理工作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市屬企業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意見》《開平市市屬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辦法》《開平市屬國有企業外部董事管理辦法(試行)》等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長效機制。 (二)嚴格企業事項審批。加強對市屬國企重大投資項目的合規性審查和風險評估,按照《開平市市屬企業重點(投資)建設項目考核辦法》,完成對2024年國資國企33個重點項目的考核;截至10月底,完成項目投資審批13項,總投資額45.54億元;完成審核企業資產相關事項,包括資產處置事項27宗,國有產權轉讓事項19宗,購置車輛生產性用車8輛,參股企業國有股東代表對參股企業的重大事項發表股東意見5宗,購買服務2宗、固定資產投資3宗等。 (三)落實法律顧問制度。按照《開平市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嚴格落實聘請外部律師顧問,充分利用法律顧問團隊資源,就履責過程中涉及的重大合同、重大項目決策和政策文稿合法性等方面征詢法律意見8次,出具書面法律意見書5份。指導市公有企業資產管理公司協助群眾處理問題樓辦證、資產確權等歷史遺留問題,截至10月底,需要辦證的問題樓3422戶,已辦證2989戶,業主辦證完成率87.30%;歷史遺留資產771項,已完成確權登記656項,完成率85.08%。 四、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今年,我辦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標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的高標準、嚴要求,對照國資監管和國有資產運營管理的實際需要,仍存在一些短板與不足。 (一)法治宣傳和隊伍建設有待增強。由于法治宣傳教育多以集中學習、發放資料為主,缺乏互動性、體驗性強的宣傳載體,導致宣傳教育實效性不足。同時,國資系統法治專業人才匱乏,外部法律顧問參與重大決策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拓展,難以滿足新形勢下國資監管和國企發展的需要。 (二)法治思維與業務融合有待加強。部分干部職工雖然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但在項目投資、風險防控以及處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時,法律風險考量不夠前置、不夠充分。原因在于未能完全將法治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分析、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仍有欠缺。 (三)合規管理和制度執行有待提升。雖已推動各市屬企業建立合規管理體系,但由于現有的制度體系相較于國資國企改革實踐存在一定滯后性,且部分企業對合規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仍不到位,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和問責追責力度有待加強,使得制度的剛性約束力未能完全顯現。 五、下一年主要工作計劃 (一)持續強化理論武裝,提升法治思維能力。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加強對干部職工的法治培訓,督導企業健全國企干部“能上能下”和梯度培養工作機制,吸收引進法律專業人才,推動法治思維真正成為思考問題、作出決策、推動工作的習慣和自覺。 (二)完善國資監管制度,增強制度執行剛性。對標最新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動態梳理和加速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打造市場化法治化的國資營商環境。強化制度執行與內部審查,積極運用法治思維推進市屬企業資產不動產確權登記等歷史遺留問題,提高國有資源配置效益。 (三)深化法治融合賦能,促進國資高質量發展。建立法治賦能國企高質量發展機制,督促市屬國企聚焦主責主業,強化重大項目投融資、國資資源整合、風險防控等環節的法治審查,推動法治建設與國企改革、產業升級發展、農文旅融合、新型城鎮化、“百千萬工程”等工作深度融合。 附件:開平市資產辦關于2025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已蓋章).pdf 開平市資產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2025年11月10日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