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央政府在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發展中,頻繁提及“兩重”、“兩新”、“兩業”、“雙重”等概念。這些概念不僅代表了國家經濟政策的重點方向,也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本文將深入解讀這些概念,探討它們背后的政策邏輯和實施路徑。 “兩重”—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安全 一、“兩重”指的是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涉及資金規模大、覆蓋面廣、綜合性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主要是指: (一)國家重大戰略 1.京津冀協同發展 2.長江經濟帶發展 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4.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5.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6.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7.“一帶一路” (二)重點領域安全 1.政治安全?:確保國家的政治制度、政治秩序和意識形態不受侵犯 2.軍事安全?:維護國家的軍事力量和國防安全 3.國土安全?:保護國家領土完整和國家基礎設施不受威脅 4.經濟安全?:維護國家的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5.金融安全?:確保國家的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穩定 6.文化安全?:保護國家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不受侵蝕 7.社會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 8.科技安全?:保障國家的科技進步和創新不受外部干擾 9.糧食安全?:確保國家的糧食生產和供應穩定 10.?生態安全?:保護國家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 11.資源安全?:確保國家的資源供應和使用安全 12.核安全?:保障核設施和核材料的安全 13.海外利益安全?:維護國家在海外的經濟和政治利益 14.太空安全?:保護國家的太空活動和太空資產安全 15.深海安全?:確保國家的深海資源和活動安全 16.極地安全?:保護國家的極地資源和活動安全 17.生物安全?:防范生物入侵和生物武器威脅 18.人工智能安全?:確保人工智能技術的安全和倫理使用 19.網絡安全?:保護國家的網絡系統和數據安全 20.數據安全?:確保國家的數據隱私和信息安全 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重”建設,是黨中央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全局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事關國家安全和民生福祉。在推動“兩重”建設的過程中,要堅持統籌謀劃,強化全局思維、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堅持分步實施、有序推進,不斷形成推動項目落地實施的合力。“兩重”建設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兩重”建設著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需要,重點聚焦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糧食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方面的重點任務,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二、實施路徑:中央通過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方式籌集資金,專項支持“兩重”項目建設。同時,建立健全項目篩選、資金監管和績效評估機制,確保資金精準投放和高效使用。 三、"兩重"項目如何精準謀劃:今后,“兩重”將是地方政府謀劃項目、爭取上級資金的重點方向。針對于如何精準謀劃“兩重”項目,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實際情況,統籌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民生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突出各地特色、發揮各地優勢,因地制宜把項目謀劃好、落實好。 2、圍繞實現今年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配合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實施,把符合條件的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和循環利用項目納入國債資金支持范圍。圍繞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城鄉融合發展、鄉村全面振興、人口高質量發展等中長期重點任務,謀劃實施一批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重點支持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建立一個“近期能實施、長期有儲備、定期可滾動”的項目儲備庫。 3、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聚焦涉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重點領域,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進自主創新,破解“卡脖子”問題,并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重點產業發展。發展各地特色優勢產業,不斷提升國際競爭新優勢,更好實現長板反補短板。 “兩新”—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企業可以利用這一政策機遇,將高耗能的舊生產設備更換成新的?智能化生產線,以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能耗。此外,消費者也可以參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促進消費升級。 一、大規模設備更新主要涉及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7個領域的設備更新。具體包括工業設備、用能設備、環境基礎設施、營運船舶、營運貨車、新能源公交車、農業機械、老舊電梯等設備的更新?。 二、消費品以舊換新主要涉及汽車、家電、電動自行車、家裝廚衛等消費品的以舊換新。具體措施包括汽車置換更新政策、家電以舊換新補貼等?。 三、實施路徑:中央和地方政府聯合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鼓勵企業加大設備更新投入,引導消費者積極參與以舊換新活動。同時,建立健全廢舊物資回收和循環利用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兩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 一、先進制造業:是指不斷吸收信息、機械、材料以及現代管理等方面的高新技術,并將這些先進的技術綜合應用于制造的各個環節和全過程,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生產,從而取得很好的經濟社會和市場效益的制造業總稱。具體來說,先進制造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設備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等14個領域,涵蓋了高新技術、高性能材料、高端設備等產業。此外,先進制造業還強調應用創新的技術、工藝、材料等要素,并能充分體現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 二、現代服務業:是指以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為主要支撐,建立在新的商業模式、服務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礎上的服務產業。它既包括隨著技術發展而產生的新興服務業態,也包括運用現代技術對傳統服務業的提升。現代服務業主要依托電子信息等高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而發展起來的服務部門。具體行業包括信息、物流、金融、會計、咨詢、法律服務等。 三、實施路徑:中央和地方政府通過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推動“兩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同時,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力度,培育新的增長點。 “雙重工程”—重要系統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一、“雙重工程”指的是重要系統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的相關概念。這一工程旨在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系統治理工作。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了《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這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層面出臺的第一個生態保護和修復領域綜合性規劃。 二、“雙重工程”包括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以及生態保護支撐體系工程。這些工程旨在通過退耕還林還草、濕地保護修復、沙化荒漠化治理等措施,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三、中央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等方式籌集資金,專項支持“雙重工程”建設。同時,建立健全生態保護修復長效機制和政策體系,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并取得實效。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