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正式建立。這一政策通過放寬參保限制、優化參保結構、提升服務質量等措施,進一步鞏固全民醫保成果。以廣東省為例,自2025年1月1日政策實施以來,參保率顯著提升,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的雙重作用逐步顯現。
一、參保人群范圍與時間的變化
廣東省明確放開參保限制,新生兒憑出生醫學證明即可參保,允許新生兒出生180天內在我省任一統籌區辦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不受戶籍地或者居住地限制,自出生之日起所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均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同時,針對普通城鄉居民,取消其必須在當年集中參保期內繳納2025年城鄉居民醫保費的參保時間限制,允許有參保意愿的居民隨時參加2025年城鄉居民醫保。通過解除限制及參保時間調整的疊加,2025年居民醫保參保率顯著提高,尤其是流動人口和農村地區參保意愿增強。開平市城鄉居民醫保集中參保期延長至2025年2月28日,確保有意愿的參保人“應保盡保”。
二、連續參保與零報銷激勵
對連續參保滿4年的居民,每增加1年參保,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提高3800元;當年未使用醫保報銷的參保人,次年同樣提高3800元,兩項激勵累計不超過原封頂線的20%。零報銷激勵鼓勵健康人群長期參保,極大鼓勵參保人持續參保。
三、醫保基金穩定性增強
連續參保激勵減少了“選擇性參保”行為,而零報銷激勵則鼓勵健康人群長期參保。兩項政策疊加后,廣東省醫保基金收入穩定性提升,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實施,通過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的協同作用,顯著提升了全民醫保的可持續性。盡管面臨財政壓力與機制完善等挑戰,但通過差異化政策設計、數據驅動管理和基層服務優化,可有效平衡公平與效率。未來會進一步強化政策宣傳與動態調整,確保全民醫保在高質量發展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