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場所人員聚集安全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加強人員聚集公共場所和群眾自發性聚集活動安全管理提出要求。 《通知》指出,公共場所具有人群高度聚集、流動性強、突發性高、偶然性因素多等特點,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單位)主體責任,杜絕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落實落細安全生產責任措施,確保公共場所安全。 《通知》要求,要加強分析研判,將人群經常聚集的廣場等公共場所納入監測網絡并進行日常監測,強化群眾自發性聚集活動的安全管理。牢牢守住大型群眾性活動審批紅線,嚴格人員聚集公共場所安全許可,結合本地區社會公共活動特點、發展趨勢、產業結構變化等情況,扎實開展安全風險評估。 《通知》提出,要強化對人員聚集現場人流密度的實時監測,對房屋、橋梁等設施設備進行監測,提高現場監測預警水平。要針對節假日、重大活動公共場所人員聚集特點,進一步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每半年至少組織1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在活動舉辦前至少進行1次檢驗性演練。要暢通人員聚集現場的緊急信息接收、上報渠道,完善現場應急指揮機制,提高早期應急指揮能力。 《通知》要求,各地區要加強統籌協調,強化資源整合,加強部門間信息溝通和共享,建立健全常態化、全局性、綜合性的人員聚集安全管理制度。要提高公共場所建(構)筑物、基礎設施的安全水平,加大社會宣傳教育力度,鼓勵和組織群眾參與實景模擬演練,提高社會公眾的應急處置能力。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