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2023年1-12月,全市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9起、死亡22人、受傷14人、直接經濟損失442.43萬元。 一、1-12月生產安全事故概況 全市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9起、死亡22人、受傷14人、直接經濟損失442.43萬元,同比分別減少4起、減少2人、增加1人、增加435.53萬元,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12.1%、下降8.3%、上升7.7%、上升6312%。 二、各鎮(街)、翠山湖管委會事故情況 三埠街道發生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事故2起,建筑業事故1起;長沙街道發生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事故2起,商貿制造業事故1起;月山鎮發生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事故2起;水口鎮發生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事故7起,商貿制造業事故1起;沙塘鎮發生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事故1起,商貿制造業事故1起;龍勝鎮發生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事故2起;赤坎鎮發生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事故2起;百合鎮發生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事故2起;金雞鎮發生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事故2起;大沙鎮發生農林牧漁業事故1起;翠山湖管委會發生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事故2起;其他鎮沒有發生生產安全事故。 三、全市各行業事故情況 (一)各行業事故占比情況 全市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9起,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24起,占82.75%;商貿制造業3起,占10.35%,建筑業1起,占3.45%;農林牧漁業1起,占3.45%,采礦業和其他行業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 (二)各行業事故基本情況 (1)農林牧漁業。發生1起事故,去年同期未發生事故。 (2)采礦業。未發生事故,去年同期未發生事故。 (3)商貿制造業。發生3起事故,去年同期未發生事故。 (4)建筑業。發生1起事故,去年同期未發生事故。 (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發生事故24起(其中道路運輸24起)、死亡18人,去年同期發生事故33起、死亡24人,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7.3%、下降25%。 (6)其他行業。未發生事故,去年同期未發生事故。 四、1-12月生產安全事故特點 1.道路交通領域安全總體形勢平穩,但依然嚴峻。1-12月,全市發生道路運輸事故24起、死亡18人、受傷14人,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7.3%、下降25%、上升7.7%,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 2.工礦商貿領域安全形勢嚴峻。1-12月,全市商貿制造業發生3起事故,死亡2人,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上升300%、上升200%,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3.建筑業、農林牧漁業等行業領域安全總體形勢可控。1-12月,全市建筑業發生1起事故,死亡1人;農林牧漁業發生1起事故,死亡1人,其他行業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1.提高政治站位,樹牢安全發展理念。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斷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始終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貫穿到經濟建設發展各項工作中;各行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嚴格按照“三個必須”的要求,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求,狠抓安全生產責任和工作措施落實,全力確保我市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全市各類生產經營單位要清醒認識安全生產工作對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切實將“安全第一”的理念和自身主體責任落實到生產經營活動中。 2.強化安全監管及宣傳,抓好重點領域的專項治理。各級各部門要結合當前安全風險管控特點,科學部署,標本兼治,在出重拳、用實招、求實效上下功夫,持續加大對重點領域的管控力度。道路交通方面,針對交通繁忙的時間段,突出長途客車、旅游包車、危化品運輸車輛等重點車輛,強化對重點運輸企業的執法檢查,嚴厲打擊“三超一疲勞”等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同時要持續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提高全民安全出行意識;消防安全方面,要加強對熱點度假區景區、大型商業綜合體、餐飲娛樂、賓館民宿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隱患排查和消防監督執法,提高消防防范意識;建筑施工方面,要嚴防各類項目趕工期、搶進度以及惡劣天氣條件下冒險施工、違規作業等引發坍塌,火災等事故,嚴防違規裝飾裝修、擅自用作經營引發群死群傷事故。 3.加強特殊危險作業安全管理,落實審批和專人監護。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程規章的要求制定完善特殊危險作業安全管理制度,明確特殊危險作業的種類、范圍、職責、審批權限及流程、安全條件確認、監護、應急等相關要求。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吊裝、動火、臨時用電、高處作業以及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的其他危險作業時,應嚴格開展危險作業審批。進行危險作業時,須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確保操作規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