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增強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獲得感,8月14日,開平市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揭牌儀式暨2023年開平市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班在開平市中醫院新昌院區舉行,標志著開平市在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8月14日,開平市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揭牌儀式暨2023年開平市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班在開平市中醫院新昌院區舉行。 推動中心落地 豐富醫共體內涵 當天,記者走進位于開平市中醫院內的開平市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針灸、刮痧、拔罐、耳穴壓豆等多種中醫藥適宜技術的詳細介紹和展示,中醫師認真耐心地向各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介紹中醫藥適宜技術的特點和療法。 △中醫師認真耐心地向各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介紹中醫藥適宜技術的特點和療法。 “中醫藥適宜技術傳統上大致分為針、灸、砭、按摩、熨貼和敷藥六類,是祖國傳統醫學這頂皇冠上的明珠,具有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簡便易學的特點,其內容豐富、范圍廣泛、歷史悠久,經過歷代醫學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值得進一步去推廣。”開平市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胡敏超表示,成立開平市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旨在密切衛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門和醫療單位之間的聯系,豐富醫共體的內涵,加強醫共體內部分院之間溝通交流合作,加深人民群眾對傳統醫學的認識和認可度,改善就醫體驗。 △開平市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室。 開平市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的落地,充分體現了開平市委市政府、開平市衛生健康局對中醫藥發展的重視,既是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新時期衛生健康工作方針的具體體現,也是加快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關鍵舉措。開平市衛生健康局局長何素賢希望開平市中醫院以此為契機,持續加強中醫特色專科建設,強化中醫藥人才培養,不斷豐富中醫藥適宜技術項目,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術推廣活動,充分發揮好中醫龍頭作用,織密“縣、鎮、村”三級中醫藥服務網絡,切實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增強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獲得感,為健康開平作出更大貢獻。 開展技術培訓 讓群眾享受優質中醫藥服務 揭牌儀式后,省專家為大家帶來了《火龍罐治療中風后疲勞》和《李氏砭法的臨床應用》主題授課,讓各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進一步了解中醫藥適宜技術在臨床上的運用和發展。接受培訓后,大家紛紛表示將珍惜此次培訓機會,充分利用開平市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這個平臺提高自身技術水平,讓更多基層群眾享受到優質高效的中醫藥服務。 △省專家為大家帶來了《火龍罐治療中風后疲勞》和《李氏砭法的臨床應用》主題授課。 接下來,開平市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將根據國家衛健委印發的中醫藥適宜技術目錄,結合開平市實際情況,建立中醫藥適宜技術目錄及培訓教材,編印推廣教材,每年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全面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定期組織師資下沉鎮、鄉、村開展活動,調動基層衛生機構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的積極性。因地制宜,結合群眾看病就醫實際需求,切實推動中醫藥適宜技術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 胡敏超表示,未來將積極探索利用廣東省遠程醫療會診系統,將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擴展到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遠程培訓、遠程會議、遠程會診、遠程示教等活動,利用網絡平臺進一步做好推廣工作。 來源:江門日報、江門日報開平微事、健康江門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