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開平的醫療衛生事業 有什么變化? 請看 ↓↓↓
撤縣設市30年來,開平市醫療衛生事業駛入了持續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城鄉醫療衛生機構持續發展壯大,醫療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強,人民衛生健康水平穩步提升。
在開平市中心醫院腎內科的病房里,學科帶頭人譚曉軍帶領科室團隊進行查房、教學。1993年,20多歲的譚曉軍從中山醫科大學畢業后進入市中心醫院工作。他回憶,當時開平醫療技術正值發展階段,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騰飛,醫院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尤其是腎內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發展至今成為該院唯一的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2019年,市中心醫院更專門建設了開平首個“腎病中心”。
開平市中心醫院腎內科(風濕免疫)學科帶頭人譚曉軍:“我院腎內科30年前只是一個10多人的專業組,現在已經成為一個近百人的 專科醫療團隊。這些年,我們無論是在人員梯隊的建設、亞專科的建設,比如智慧腹膜透析中心、廣東省腎科診療一體化項目、華佗工程-腹膜透析置管規范化項目、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項目,這些工作在同等醫院的專科中都走在前列。”
經過30年的發展,市中心醫院先后擴建了余錦烱大樓、張襯大樓、婦產兒科大樓、錦襯廊等,增添大批先進醫療設備。現有員工1600多人,年門急診130萬人次,住院5萬人次,連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縣級綜合醫院,入選廣東省域50強醫院。
開平市中心醫院副院長周偉勇:“30年來,醫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建筑面積由原來的3.6萬平方米發展到現在13萬平方米,床位也從原來300余張發展到現在開放床位達到1150張。經過近30年的發展,如今的開平市中心醫院已經是三級甲等醫院,專科齊全,設備先進,設計有一、二級臨床科室44個,打造了一批技術先進的重點專科和重點學科,在本地區享有明顯的技術優勢。”
30年前的市中醫院,境況更加窘迫,在該院工作了40年的中醫內科專家黃運通親歷了醫院的發展變化。當時的市中醫院是“彈丸之地”,僅有3個住院病區,住院床位150張,醫療設備十分簡陋。經過30年的發展,市中醫院目前有港口、西郊、新昌三個院區,先后配置一批先進醫療設備,開設病床400張,有臨床、醫技(藥)科室達20個,醫技隊伍也由原來不足200人發展至今600多人,其中有5名江門市名中醫。同時,通過醫共體、醫療聯盟和“互聯網+醫療”等措施,與廣東省中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近10間醫院建立醫療聯盟關系,使許多疑難重癥患者在家門口得到優質的診療服務。
開平市中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江門市名中醫黃運通:“建市30年,中醫走傳承創新、中西醫融合發展之路,診斷和治療技術一改過去比較單一的模式,現在我們開展針灸、火龍罐、穴位貼敷等中醫適宜技術41項,能開展微創腔鏡、關節置換、脊柱等高難度手術,每個病區都有自己的特色項目。近年,我們成功創建了3個廣東省中醫特色專科和2個江門市中醫重點專科。”
開平市第二人民醫院舊址
開平市第二人民醫院
在國道G325赤坎路段,矗立著一座嶄新的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國烈介紹,2017年乘廣東省醫改“強基”春風,以及配合赤坎華僑古鎮項目的規劃,市第二人民醫院遷建于此。新院占地55.6畝,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包括門急診住院大樓、公共衛生大樓和后勤樓等,在2019年12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醫院設計規劃床位400張,目前開設290張。設有9個臨床科室以及5個功能科室,并配有遠程會診中心。張國烈自1998年到該院工作至今,他表示醫院的院容院貌、基本建設、醫療設備、職工隊伍、醫療技術、人才素質等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開平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國烈:“以前開展的手術以開放手術為主,以前在微創腔鏡方面的治療儀器比較缺乏,而且技術還不普及,現在微創腔鏡治療已經普及,能夠成熟開展手術。現在我院的急診服務能力,院前急救,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處理,住院服務能力都大大提高。”
30年來,不僅各大醫院得到全面提升,各鄉鎮衛生院也全面建設了新辦公樓,更新改造了軟硬件。馬岡鎮衛生院擔負著馬岡鎮及周邊鄰近地區近7萬人口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康復等工作,30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及華僑、港澳同胞的鼎力捐助下,該院經過2次重建,開設10個臨床科室以及100張床位,以滿足群眾的診療需求,已建設成為一家一級甲等綜合性基層衛生院。
開平市馬岡鎮衛生院院長李廣榮:“馬岡衛生院設有住院部、門診部,也是開平市中心醫院120急救中心站點,承載開平市西北區域的13萬人口的急救工作。在2020年6月與開平市中心醫院成為緊密型醫療衛生共同體,在上級醫院的專家帶動和幫扶下,醫院的診療水平與服務水平有更大的提高,加上我院的內窺鏡科是江門市基層特色專科,能夠更好地為當地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30年來,開平市衛生資源總量持續增長,區域平衡協調發展持續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基本建立,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供給進一步增加。全市現有醫療衛生機構330家,包括政府舉辦的醫療衛生機構25家,民營醫療機構74間,村級衛生站211間、醫療室(衛生所)8間等。全市醫療機構床位數(實際開放床位數)3150張,執業醫師1451人(其中全科醫生280人),注冊護士2294人。目前全市居民人均壽命為79.59歲,嬰兒死亡率1.79‰,孕產婦死亡率為0,主要健康指標優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來源 |開平發布、開平市融媒體中心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