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開平發布、開平市融媒體中心 勞動創造美好 每個努力前行的身影 都是人間最美的圖畫 “五一”勞動節 致敬千千萬萬的勞動者 致敬奮斗路上閃光的你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一家人
他們很普通
只是最典型的兩代人
他們又很特殊
疫情以來
爸爸、媽媽和兒子同處一城
卻各在一處
這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在開平市水口醫院里,有著全市唯一一個方艙CT,這便是放射技師梁啟豪的其中一個工作間。疫情期間,CT檢查是診斷新冠肺炎重要手段之一,梁啟豪認真學習方艙CT的使用方法,做抗疫前線的“偵察兵”,及時為臨床醫生提供診斷依據。

開平市水口醫院放射技師 梁啟豪:我覺得每一位醫務人員做好本職工作已經是為抗疫作貢獻了。
沒有發熱患者的時候,梁啟豪就在普通CT室坐在電腦旁仔細閱覽之前病人的影像片。但疫情的發生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梁啟豪經常展開流水一樣的加班。他和爸爸、媽媽唯一的溝通方式便是每天一次不超過3分鐘的電話。


同是醫務人員,梁啟豪的媽媽周超娟比兒子的工作強度還要大。雖然是長沙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產科的負責人,但因疫情工作需要,她要不斷來回穿梭于普通門診、發熱診室、核酸采集等地方。在發熱門診,由于存在直面病毒的風險,做好自身防護必不可少。穿脫防護服的流程很嚴苛,每進行一次至少需要15分鐘。為了節省防護裝備,周超娟盡量控制飲水和上廁所。

長沙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產科負責人 周超娟: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是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在疫情防控面前義不容辭的。
結束發熱門診工作時,穿著層層防護裝備的周超娟總是會衣服濕透、護目鏡模糊、耳朵生疼。脫下防護服后,她立即投入普通診室工作,保持高質量、高效率的接診。

此外,在抗疫這段時間里,周超娟總是踴躍報名奔赴在第一線。去年曾前往新會支援當地全員核酸篩查。早上6點從開平出發新會,身穿厚重防護服工作至晚上10點多完成任務,第二天早上返回開平接著工作,她一直在抗疫的路上未曾停歇。

談及家庭,雖然一家人見面不多,但周超娟坦然豁達。
長沙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產科負責人 周超娟:沒什么遺憾的,反而覺得挺自豪,大家正在一起為疫情防控付出。
還是醫務人員,周超娟的丈夫梁權忠身為塘口醫院的副院長,疫情期間連軸轉已經成為他的工作常態。作為防疫“三人組”成員之一,每天梁權忠一接到通知便化身“司機”,載著同事快速到達現場核查返鄉人員信息、進行核酸采樣,保證核酸樣本能夠準時送至檢測醫院,于6個小時內出結果,穩定做好防控工作。


開平市塘口鎮衛生院副院長 梁權忠:在防控工作中,不管是領導,還是其他工作人員,都要把自己崗位工作做實、做細。這是我們要求每一位員工都要做到的。
“司機”只是梁權忠其中一個身份,抗疫期間,他既是調度全院職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統籌者,又是轄區內接種新冠疫苗現場的“志愿者”,也是大規模核酸檢測的“督導員”,更是下鄉檢查的“白衣戰士”。身先士卒,梁權忠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


正值五一假期,梁啟豪一家仍然堅守崗位。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役中,逆行的他們并非生而強大,只是炙熱的心中有著深深的責任。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