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細作
哪些人可以稱作靈活就業人員?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國辦發〔2020〕27號)規定,靈活就業人員包括個體經營、非全日制、新就業形態等從業人員。

Q
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領取失業保險金,還能領取社保補貼嗎?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
按照《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財社〔2017〕164號)、《關于做好當前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19〕72號)規定,對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后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對于曾經領取過失業保險金,目前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符合上述條件的,可按規定申領社會保險補貼。

土豆
社保卡可以異地辦理嗎?
人社部信息中心:
社保卡包括實體社保卡和電子社保卡兩種形態。電子社保卡可通過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國務院客戶端、掌上12333等全國400多個渠道進行申領。實體社保卡普遍實現了省內跨地市線下異地辦理。大部分地區還開通了實體社保卡的線上申領服務,群眾可通過線上服務入口提交申請,發卡地區制卡完成后郵寄給本人。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35號)要求,2021年底前,社保卡申領、啟用、補換(含補領、換領、換發)、臨時掛失四項服務事項將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跨省通辦。

鯨魚
社保卡的金融功能怎么用?可以存錢,或當銀行卡用嗎?
人社部信息中心:
自2011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文推動社保卡加載金融功能,社保卡就具有了身份憑證、信息記錄、自助查詢、就醫結算、繳費和領取待遇、金融支付等六大功能。截至目前,97%以上的社保卡都具有金融功能。加載金融功能的社保卡,可同時作為銀行卡使用,具有現金存取、轉賬、消費等借記卡各項功能,也就是說可以當成一個普通的個人銀行儲蓄卡。目前,社保卡的銀行賬戶為人民幣借記應用,能夠實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業務與金融支付業務的協同辦理。
通過社保卡的銀行賬戶可實現各類繳費和待遇領取,包括個人各項社會保險繳費、人事人才考試繳費,各項社會保險定期待遇和一次性待遇領取、報銷費用領取、就業扶持政策補貼資金領取、重點行業(企業)農民工工資領取等。在此基礎上,部分地區將社保卡進一步擴展到社會救助、殘疾服務、扶貧對象、計生對象、耕地糧補等更多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發放,方便群眾更好地享受政府公共服務和金融服務。

木林
3年前在深圳繳納1年社保,后因離職中斷了2年,今年開始在江門繳納社保。深圳繳納的社保可以轉移到江門嗎?
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
企業職工在省內流動就業的,不需要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目前,全國各省已實現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省內流動就業不需要轉移養老保險關系,只需辦理變更登記即可。
如您是在省內機關事業單位之間或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的,需要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藍天
工傷認定需要哪些資料?據說個人申請工傷認定需要兩位工友證明,這是真的嗎?
人社部工傷保險司:
無論用人單位還是個人申請工傷認定,都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提交以下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在實踐中,當勞動關系難以確認或對受傷事實有爭議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也需要酌情對工友開展調查核實。如申請人在申請工傷認定時主動提交了工友的相關證明材料,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認定申請,縮短辦理時限,快認快結,及時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的申領條件是什么?返還標準是什么?如何申領?
人社部失業保險司:
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申領條件:參保企業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低于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30人(含)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不高于參保職工總數20%,可以申領穩崗返還。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經濟組織參照實施。
返還標準:大型企業按不超過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30%返還,中小微企業按不超過60%返還。
申領方法:可到參保所在地的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或人社部門官網上申領。

陽光
到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繳費不滿15年,怎么辦?
人社部農村社會保險司、社會保險管理中心: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養老金。社會保險法實施(2011年7月1日)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可以轉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按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在《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印發之日(即2014年4月21日)前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繳費,從本意見實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距規定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規定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

End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