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加失業保險
企業和職工可以享受哪些權利和待遇?
社保費緩繳期間 個人繳費部分要緩扣嗎? 關于社保的這些問題 咱們一一來解答 企業參加失業保險, 可以享受哪些權利? 我是一家公司HR,負責公司社會保險費繳納工作。最近我看到很多關于失業保險宣傳方面的報道,很是受益。我想了解下,公司依法參加失業保險后,可以享受哪些權利? 依法參加失業保險,是用人單位應盡的義務。根據權利與義務對等原則,用人單位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后可以享受以下權利: 1. 享受穩崗返還。依法參加失業保險并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12個月以上的企業,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5.5%,30人(含)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不高于參保職工總數20%的,可以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 穩崗返還的標準為:大型企業按不超過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返還,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從60%最高提至90%。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照實施。 2. 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累計出現1個(含)以上中高風險疫情地區的市(地、州、盟)、縣(市、區、旗),可對因疫情嚴重影響暫時無法正常生產經營的中小微企業,按每名參保職工不超過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支持企業組織職工以工作代替培訓。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照實施。同時,拓寬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受益范圍,由出現中高風險疫情地區的中小微企業擴大至該地區的大型企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還可根據當地受疫情影響程度以及基金結余情況,進一步拓展至未出現中高風險疫情地區的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和公路水路鐵路運輸5個行業企業。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通過大數據比對,按照該企業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直接發放補助,無需企業提供培訓計劃、培訓合格證書、職工花名冊以及生產經營情況證明。實施留工培訓補助政策的統籌地區,上年度失業保險基金滾存結余備付期限應在2年以上,執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具體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3. 享受一次性擴崗補助。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并參加失業保險的,可按每人不超過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具體補助標準由各省份確定,與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不重復享受,實施期限截至2022年年底。 · 職工參加失業保險, 在職期間可以享受哪些權利? 我是一名公司員工,公司依法參加了失業保險。關于失業后能享受哪些失業保險待遇,我已經看過不少宣傳報道。但是對參加失業保險的在職職工有哪些權利,我很少了解。請問:職工參加失業保險,在職期間可以享受哪些權利?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失業保險支持參保職工提升職業技能有關問題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40號)規定,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企業職工,可申領技能提升補貼: (一)依法參加失業保險,累計繳納失業保險費12個月(含12個月)以上的。《關于做好失業保險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22〕23號)延續將現行技能提升補貼政策申領條件由在職職工累計繳納失業保險費36個月及以上放寬至累計繳納失業保險費12個月及以上。 (二)取得初級(五級)、中級(四級)、高級(三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其中,職工取得初級(五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標準一般不超過1000元;職工取得中級(四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標準一般不超過1500元;職工取得高級(三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標準一般不超過2000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根據本地產業發展方向和人力資源市場需求,研究制定本地區緊缺急需的職業(工種)目錄。技能提升補貼標準可向地區緊缺急需職業(工種)予以傾斜。 職工申領技能提升補貼的,應在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核發之日起12個月內,向本人失業保險參保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提出。 職工參加失業保險, 失業后能享受什么待遇? 我原是一家餐飲連鎖企業的管理人員,在職期間依法參加了社會保險,繳費年限已經10多年了。前不久,因公司經營困難,單位實施經濟性裁員。我也是被裁對象,現已經失業在家。請問:失業后我能享受哪些待遇? 《社會保險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根據上述規定,職工參加失業保險是應盡的法律義務。但是義務與權利永遠是相互伴隨的,沒有永遠的義務,也沒有永遠的權利。勞動者在職期間參加失業保險的,失業后符合有關條件的,可以享受以下待遇: (1)領取失業保險金。參保繳費1年以上、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失業人員,可向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申領失業保險金。其中,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 (2)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勞動者在職期間參加失業保險的,失業后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同時享受代繳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待遇。失業人員應當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不繳納。 (3)失業人員死亡的,遺屬可享受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參照當地對在職職工死亡的規定,向其遺屬發給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4)領取技能提升補貼。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按照初級(五級)不超過1000元、中級(四級)不超過1500元、高級(三級)不超過2000元的標準申請技能提升補貼。但上述政策執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 (5)享受職業培訓補貼。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接受職業培訓的失業人員,按規定發放職業培訓補貼,補貼的辦法和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6)領取失業補助金。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參保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對參保不滿1年的失業農民工,發放臨時生活補助。保障范圍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新發生的參保失業人員,這一政策執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 社保費緩繳, 個人繳費部分要緩扣嗎? 我是一家餐飲公司HR,負責公司社會保險費繳納工作。聽說最近國家出臺了社會保險費緩繳政策。請問:緩繳期間,個人繳費部分可以緩繳嗎? 在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大保險”中,養老、醫療、失業三項保險既要用人單位繳費,也要勞動者個人繳費。 今年4月以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關于特困行業階段性實施緩繳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的通知》以及《關于擴大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范圍問題的通知》,推動對5個特困行業、17個困難行業所屬困難企業,和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階段性實施緩繳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政策。緩繳期限至2022年底,其中,特困行業和困難行業所屬困難企業緩繳失業、工傷保險費期限最長可為1年。 在緩繳期間,養老、失業的單位繳費部分可以暫緩繳納,不收取滯納金,對職工個人繳費部分,企業應依法履行代扣代繳義務,否則承擔相應責任。 社保費緩繳期間職工到達退休年齡, 該如何辦理退休手續? 會影響員工養老保險待遇嗎? 我所在的單位是一家旅游公司,屬于國家規定的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的行業范圍。但是,我單位一名職工今年10月份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屆時應依法辦理退休手續。請問:緩繳期間,能否為職工正常辦理退休手續;如果能辦理,其養老保險待遇有無影響? 首先應當明確的是,在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期間,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其中男職工統一為60周歲,女職工從事管理、技術崗的為55周歲,女職工從事工人崗的為50周歲)且繳費時間累計滿15年的,用人單位仍應依法為其辦理退休手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也應當依法為其核定養老保險待遇標準并依法發放,其養老保險待遇也不會因緩繳而受影響。 但是,緩繳期限內,職工申領養老保險待遇的,企業應先為職工補齊緩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部分。 在職職工因企業欠薪辭職, 但又一時沒找到新工作, 能申領失業保險待遇嗎? 我原是一家民營企業的員工,已參加失業保險5年。因受疫情影響,單位自今年開始拖欠工資和社保。為此,今年4月,我向公司提出辭職。但是至今尚未就業。請問:像我這種情況,能否申領失業保險金? 按規定,所在單位和本人參加失業保險滿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 這里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包括下列情形: 一是勞動合同期滿或用人單位主體資格消亡終止勞動合同; 二是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等原因解除勞動合同; 三是用人單位因勞動者違紀、違反規章制度等原因,或雖無過錯但不能勝任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 四是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五是因用人單位欠薪欠保等違法行為導致勞動者主動解除勞動合同; 六是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具體到你個人的情況,雖然是個人提出辭職的,但屬于“因用人單位欠薪欠保等違法行為導致勞動者主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可以申領失業保險待遇。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