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把尺子量到底
港澳居民參保待遇“無差異”
2020年1月,《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據介紹,根據《辦法》要求,江門市通過優化經辦流程,實現港澳居民與本市戶籍人員就業參保無差異、待遇標準無差異、補貼標準無差異。
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澳門人社服務點鋪設自助服務終端,提供社保卡服務、社保待遇查詢、指紋和人臉識別養老年審、證明材料打印等家門口的人社服務,實現“江門事自助辦”。資料圖片
關于就業參保,根據江門市相關規定,當地用人單位聘用的港澳居民須與內地就業職工一致,依法參加各項社會保險,靈活就業且辦理港澳居民居住證的港澳居民,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從事個體工商經營的港澳居民,憑個體工商經營執照即可參加企業養老保險,以上人員的繳費流程手續、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等與內地人員無差異。據了解,2021年在江門市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港澳居民共6200多人。
關于待遇標準,江門市從2020年起全面實現原內地身份參加社會保險與以港澳居民身份參加社會保險的繳費歷史累計計算,有效保障港澳居民社保合法權益。在江門參保的港澳居民依法享受的社會保險待遇標準與條件要求與本地市民無差異,同時參加養老保險的港澳居民,達到法定退休或領取養老金年齡時,繳交養老保險年限不足15年的,適用與內地居民同等的延繳政策。截至2021年12月底,有4000多名港澳退休人員在江門市領取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
“香港戶籍也可以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感謝社保好政策。”黃叔原來是江門市蓬江區戶籍人員,2011年開始領取城鄉居民待遇,2014年遷居香港成為香港居民,因逾期未辦理待遇資格認證手續,待遇自動暫停。在2019月12月,黃叔獲悉香港戶籍在江門居住也可以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即向蓬江區社保局申請相關待遇,蓬江區社保局審核并通過審批,其待遇按照當地標準正常發放。
關于補貼標準,目前江門市已實現對在江港澳居民實行參加社保執行同等財政補貼標準,提高港澳臺居民社會保障覆蓋率,積極融入大灣區社會保障建設。持有江門市居住證(含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港澳臺人員可按照有關規定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并由各級財政按照統籌地區城鄉居民相同的標準給予補助。
線下線上結合
推動業務“跨境辦”“灣區通辦”
近年來,江門市以僑鄉特色為優勢積極探索完善“跨境辦”服務載體,積極探索建立線下、線上2類“跨境辦”服務渠道。
在線下方面,江門市積極推進打造僑鄉特色“跨境辦、線上辦、自助辦”的大灣區社保服務新模式。2020-2021年,江門市先后全國率先在澳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點。2021年4月,江門市與澳門四大商業銀行簽訂服務合作協議,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澳門服務點延伸至合作銀行澳門所有網點,澳門人社服務點增設至28個,服務基本覆蓋整個澳門地區。2021年4月、9月,江門社保自助服務分別進駐“江門-澳門跨境通辦政務服務專區”和“江門—香港跨境通辦政務服務專區”。截至2021年,江門市已在港澳地區設立社會保險自助服務點共32個,已提供社保經辦服務1700多人次。
為全面適應粵港澳大灣區民生保障事業發展的需求,著力破解港澳居民跨境辦事“來回跑”問題,江門市社保經辦部門借助江門市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全省通辦”試點工作,率先在澳門設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澳門服務點”,打造僑鄉特色“跨境辦、線上辦、自助辦”的大灣區人社服務新模式。2021年4月,通過創新建立“國家-省-市”三級數據聯動機制,全國率先推出人社“跨境全省通辦”自助服務。2021年6月,率先在香港設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香港服務點”,港澳居民在家門口即可辦理江門乃至廣東省范圍內高頻人社業務,成功把“在線辦、跨境辦、自助辦”的大灣區人社服務新模式覆蓋至港澳地區。
澳門居民到服務點辦理業務。資料圖片
在線上方面,江門市以全程網辦力推“灣區通辦”,依托全程網辦模式,實現部分社保業務灣區通辦,“單點登錄、全國漫游、無感切換”。據了解,目前江門以全流程網辦方式實現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等20項社保事項“灣區通辦”。此外,自2021年4月起,港澳居民在省內的社會保險關系,無需辦理統籌地區內轉移。對跨統籌區域社保關系轉移業務,江門市以推進“灣區社保服務通”工程為契機,逐步推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跨省轉移接續所有新增業務均通過國家轉移系統進行信息交換,實現社會保險關系轉移網上辦,優化港澳臺人員社保關系轉移服務,提高關系轉移接續效率。
打造僑都特色
暢通港澳融合服務資源
江門市素與港澳地緣相近、人緣相親,不少港澳青年是出生在江門市、成長在港澳地區。因此,對于港澳青年在江門創新創業,江門市以人才要素融合為著力點,積極整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資源,依托江門市各類創新創業基地,探索建立就業創業與社保服務協同的工作機制,為在江門創業的港澳青年提供集約化服務。
在江門就業、居住和就讀的港澳居民均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參加社會保險。其中,在單位就業人員應當依法參加5項基本社會保險,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港澳居民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由用人單位為職工在稅務部門辦理參保繳費登記。自雇人士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未就業的港澳居民可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根據規定,港澳居民累計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或者不滿一年但本人有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便可申領失業保險金,并按規定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香港居民Amy在江門一間發廊工作已滿6年,2021年12月其發廊結業,Amy也陷入失業的困境。根據之前的參保情況,她此次可領取8個月的失業保險金,同時,還可以領取最長不超6個月的求職補貼,從2022年1月起每月大約可領取1800多元的失業待遇。
此外,受落葉歸根傳統文化的影響,港澳江門籍同胞返江養老定居的意愿強烈,針對這一情況,江門市也嚴格對標落實粵澳兩地領取養老金生存證明協查認證,確保各級社保經辦窗口服務便捷高效,為澳門退休人員做好協查認證工作。江門市充分運用廣東省內養老保險資格認證協作系統,延伸至鎮街的全市142個認證服務網點,為港澳在廣東領取養老待遇的離退休人員,提供“家門口”認證服務。
據介紹,江門市將立足江門僑鄉特色,全面貫徹落實推進“灣區社保服務通”工程,以全程網辦為載體拓寬社保業務“灣區通辦”范圍,依托“灣區社保通”合作項目探索灣區內異地代收代辦模式,持續開展“灣區社保服務通”宣傳活動。
建議收藏,掃碼了解>>>港澳臺居民在江門參加養老、工傷和失業保險的詳細指南

相關附件: